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中國大陸經濟在長期房地產低迷的陰影下,始終難以擺脫需求不足的困境,成長步伐顯得疲軟。為應對這一挑戰,大陸政府自2024年起推出「兩新」政策,以「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為核心,試圖刺激內需並推動經濟結構轉型。2025年,政策進一步擴大補助範圍,消費表現堅挺,成為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然而,隨著需求提前透支的風險浮現及中美貿易摩擦加劇,政策效果的持續性備受質疑。本文將剖析「兩新」政策的成效,探討其對消費和經濟品質提升的影響,並評估未來可持續性。
「兩新」政策的設計與目標
「兩新」政策是大陸政府為應對經濟低迷、房地產不振及外需疲弱而推出的綜合性刺激措施。根據2024年3月國務院發布的行動方案,政策以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為兩大支柱,旨在通過內需擴張實現經濟結構優化與綠色轉型。設備更新聚焦工業與基礎設施的現代化,推廣節能與智能化技術,特別是半導體、人工智慧等戰略產業;消費品以舊換新則針對汽車、家電等耐久消費品,通過補助降低消費者負擔,同時促進農村消費基礎設施建設。
2025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與財政部進一步發布通知,擴大補助適用品目,包括家電與數位產品,強化內需刺激力度。政策不僅追求短期消費增長,更旨在提升經濟品質與消費結構,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然而,政策設計偏重供給端,與消費者真實需求的契合度仍待檢驗。
當前成效:消費引領經濟復甦
「兩新」政策的實施在消費領域展現顯著成效。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2025年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6.4%,較前月5.1%加速,為2023年12月以來最高。2025年1至5月,零售總額年增5.0%,高於2024年全年3.5%的增幅。其中,家電(年增53.0%)與通訊器材(年增33.0%)因補助擴大而表現突出,汽車消費則因政策效果趨於飽和僅增1.1%。
外食消費亦穩步成長,2025年5月年增5.9%,顯示疫情後外出需求持續支撐消費市場。然而,消費品項間表現不均,化粧品(年增4.4%)與服裝(年增4.0%)成長乏力,反映消費者節約心態。整體而言,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顯著,2025年第一季最終消費對實質GDP成長率(5.4%)的貢獻達2.8個百分點,超越淨出口(2.1個百分點),成為經濟復甦的關鍵支柱。
補助措施的具體成果同樣顯著。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5月31日,汽車、家電、數位產品等五大類消費品以舊換新總銷售額達1.1兆人民幣,汽車補助申請達412萬件,家電購買量達7761.8萬台。這些數據顯示政策有效刺激耐久消費品需求,部分緩解消費者對經濟前景的擔憂。
挑戰與隱憂:需求透支與貿易壓力
儘管消費成長亮眼,政策效果的持續性面臨挑戰。首先,耐久消費品補助可能導致需求提前透支。以汽車為例,連續補助使需求增長放緩,2025年5月僅增1.1%,顯示政策效應邊際遞減。家電與通訊器材的高成長亦可能在未來因透支效應而回落,影響消費穩定性。
其次,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對外需構成壓力。2025年第一季淨出口對GDP成長貢獻2.1個百分點,但隨著貿易環境惡化,特別是川普(Donald Trump)關稅政策影響,淨出口貢獻可能下降。內需若無法有效接替外需,經濟成長目標(5.0%)將面臨風險。
此外,消費者信心低迷進一步限制政策效果。2025年4月消費者信任感指數僅87.8,遠低於疫情前水準(120)。中國人民銀行調查顯示,2024年第四季61.4%的受訪者傾向儲蓄,消費意願僅24.9%。長期房市低迷與就業壓力導致消費者財布緊縮,節約心態難以扭轉。
政策展望:結構調整與可持續性
為維持「兩新」政策效果,大陸政府計劃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2025年中央政府發行1.3兆人民幣超長期特別國債,其中5000億元用於「兩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分得3000億元,較前年增加1500億元。地方政府亦積極配合,如深圳推出汽車與家電補助計劃,福建則推廣裝飾材料補助。然而,財政資金規模僅占2024年GDP(134.9兆人民幣)的0.2%,對整體經濟的刺激作用有限。
政策設計的供給側傾向也引發質疑。過分強調設備更新與耐久消費品補助,可能導致供給過剩與價格競爭加劇,進一步加深通縮壓力。消費者需求若未有效跟進,政策效果恐難持續。此外,現行措施多為既有政策的延伸,缺乏創新,難以全面激發消費潛力。
未來,政府或需調整政策方向,增加對「體驗消費」(如旅遊、外食)的支持,同時強化收入成長與社會保障措施,如提高養老金、完善育兒補助,以降低消費者對未來的焦慮。這些措施有助於提升可支配所得,從根本上促進消費結構改善。
大陸「兩新」政策在刺激消費與經濟復甦方面取得初步成效,特別是耐久消費品的補助顯著拉動零售增長。然而,需求透支風險、貿易環境惡化與消費者信心低迷,使政策的可持續性備受挑戰。未來,政府需平衡供給與需求導向,加大對體驗消費與社會保障的支持,以實現內需主導的經濟結構轉型。2025年作為「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政策效果將決定大陸經濟能否為「十五五」奠定穩固基礎。面對人口老化與貿易摩擦等長期挑戰,政府需謹慎操作,以確保經濟成長的品質與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