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打臉川普:大而美背後是債務暴增、掏空財政、稅負失衡

參院通過稅改法案 (TCJA)被視為川普的勝利,但《經濟學人》打臉說,法案「短多長空」,未來後患無窮。圖/取自Newspedia24 FB
參院通過稅改法案 (TCJA)被視為川普的勝利,但《經濟學人》打臉說,法案「短多長空」,未來後患無窮。圖/取自Newspedia24 FB

古希臘神話裡,「奇美拉」(chimera)是一種身體融合獅子、山羊與蛇的怪獸,徹頭徹尾的恐怖。如今,美國國會正推進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簡稱BBB),在某種程度上也像一隻怪獸。最新一期《經濟學人》說,它將縮小政府「雷根主義」的軀體,接上民粹「川普主義」的四肢,再加上為特定議員量身打造的各種條款與優惠,拼湊成一個畸形龐然大物,預料將在未來十年嚴重影響美國經濟。

美國總統川普的「大而美」稅改法案,被《經濟學人》形容為宛如「奇美拉」怪獸。圖/取自維基百科 By I, Sailko, CC BY-SA 3.0

美國總統川普的「大而美」稅改法案,被《經濟學人》形容為宛如「奇美拉」怪獸。圖/取自維基百科 By I, Sailko, CC BY-SA 3.0

在美國參院以一票之差通過「大而美」的稅改法案後,多數評論認為這是川普的勝,但7月1日出刊的《經濟學人》卻為美國的遠景擔憂。文章指出,公平地說,當今美國國會幾乎任何立法過程都變得醜陋不堪:領袖們在最後一刻將各種政策塞進一份龐大的「綜合法案」(omnibus bill),草率倉促通過,多數議員甚至未讀完全文。

這除了反映制度僵化失靈外,「BBB更是財政放縱與意識形態枯竭的展示場」,文章指出,該法案一方面大幅延長原已鉅額赤字支撐的減稅政策,並額外再加碼,同時提高國防與移民執法預算;另方面,雖然削減部分綠能補貼與對窮人的醫療、社福支出,卻依然導致美國國債大幅增加。為拉攏搖擺不定的議員,更加入如阿拉斯加參議員穆考斯基(Lisa Murkowski)最重視的——為美洲原住民捕鯨船長提供5萬美元減稅額度——這類量身訂做的產物。

議會倉促拍板 川普「再執政」最大招牌

就在7月1日,美參議院以最微小差距通過此法案,甚至由副總統范斯(J.D. Vance)投下關鍵性一票;眾議院也準備開始投票,由於兩院版本尚有差異,勢必還需再協調統一。不過,分析人士認為,即使延宕,BBB最終還是會以大致相同的版本成為法律,並成為川普第二任期最具標誌性的立法成就。

美參院通過川普的「大而美」稅改法案,接著就看眾議院的了。圖/截自Senator Chuck Schumer FB影片

美參院通過川普的「大而美」稅改法案,接著就看眾議院的了。圖/截自Senator Chuck Schumer FB影片

然而《經濟學人》認為,令人驚訝的是,這項法案幾乎看不出清晰一致的意識形態基礎。川普確實深刻改變了美國政治,但在經濟結構上,卻遠未如他自誇般帶來翻天覆地的改造。

回顧2017年川普首次執政時,對立法細節毫無興趣,對總統職權掌控也時斷時續,且將國會議程交給時任眾院議長保羅.萊恩(Paul Ryan)及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他們先想廢除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的健保失敗,後便專注推動稅改,催生《減稅與就業法案》(TCJA)。該法案將企業稅率從35%降至21%,並明顯降低個人所得稅率——只是設定為暫時,以便規避國會長期赤字限制。當時已預期,未來國會將再度延長此減稅,正如小布希(George W. Bush)2001年的「暫時減稅」最後多被歐巴馬政府永久化。

如今情勢戲劇化逆轉:川普2020年敗選,2024年捲土重來,他得親手接下這顆財政燙手山芋。繼續延長這些個人減稅代價極高,包含標準扣除額、家長稅額抵免等惠及廣大中產,但其他措施如將頂稅率維持在37%(非39.6%)、擴大州地方稅抵扣(SALT)、增加遺產稅免稅額,則明顯偏向富人。

同時,為彌補稅損,BBB在衛生醫療補助(Medicaid)、糧食券(食物補助)上大幅刪減。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CBO)估算,眾院版法案恐導致1200萬人失去健康保險,並使最貧困的30%家庭處境更糟,反觀最富有的10%收入反而將提高2.3%。

民粹與傳統保守的矛盾 「川普經濟」無以名狀

如此龐大的赤字資助、且對富人有利的減稅,與雷根(Ronald Reagan)及布希時代並無二致,但卻與川普式民粹經濟自相矛盾。川普圈內如前白宮顧問班農(Steve Bannon)就曾批評砍Medicaid(低收入戶醫療補助保險)會過度衝擊基層川粉。

BBB中仍留有些許川普競選噱頭,如免徵小費、加班所得稅,汽車貸款稅抵,以及給新生兒開設「川普帳戶」(由聯邦一次性撥款1000美元)。但這些多被設計為2029年川普卸任時自動到期,重演TCJA(稅改法案)的把戲。獨立模型估算,若這些延長10年將再增5000億美元財政負擔。

至於川普拿手的關稅,雖已將美國平均進口關稅推高到15.6%(為他上任前6倍),卻是以總統緊急權限單方實施,目前正遭法院挑戰。許多由馬斯克(Elon Musk)在白宮任顧問時發動的裁員與削減措施,也被法院裁決撤銷。相比「雷根革命」、「柯林頓福利改革」與「歐巴馬健保」,川普能留下什麼真正可長可久的經濟遺產,恐怕很值得懷疑。

債務擴張、社會安全網收縮 隱含長期炸彈

此外,《經濟學人》分析說,BBB將在未來十年使美國債務再增4.5兆美元,使公共債務占GDP超過120%。不過對此,報導指共和黨卻自我安慰宣稱,法案將帶來驚人經濟成長、使債務大幅下降,甚至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CEA)發表報告預測,BBB能使美國年GDP額外增長逾1個百分點、最終使國債下降至GDP的94%。然而多數獨立學者都認為這是毫無根據的幻想。

相較縮減國家負擔,BBB更多只是把支出重心挪往川普偏好的國防與移民執法:國防與移民各獲增約1500億美元,用於核武現代化、造船,並投入250億美元建立「黃金穹頂」(Golden Dome)反導計畫;另撥近500億美元續建美墨邊境牆,450億美元蓋移民拘留設施,350億美元用在邊境人員招募及加薪。川普誇言每年驅逐100萬移民,或許因此更接近實現。

至於社會安全網,Medicaid將施行工作要求、每半年重新審查資格,糧食券也強化州分擔與工作義務,恐使130萬人失去補助。

短暫的煙火 長期的禍根

《經濟學人》表示,美國會為趕在國慶前通過BBB,反覆在稅制、綠能補貼、Medicaid削減間拉扯,充斥以新讓步換取關鍵票數的妥協戲碼。連川普最大金主馬斯克都因該法案過度揮霍,揚言另組政黨打擊贊成票議員。川普對3名投下反對票的共和黨參議員怒不可遏,威脅要在下次選舉發動黨內挑戰。

儘管市場因美元為全球儲備貨幣暫無恐慌,但報導引述美國諺語、其實是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說的,「破產如何發生? 兩個路徑:緩慢的,接著很突然。」(How did you go bankrupt?Two ways. Gradually, then suddenly.)當未來美國社會保險基金在2032年面臨耗盡,逼出削減福利或新增財政負擔時,歷史勢必記上一筆:寫下BBB這頭龐然怪獸如何埋下禍根。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