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用驢皮煉阿膠 帶動需求 巴西驢30年銳減9成

在巴西東北部,傳統上依賴驢作為農業與交通工具。圖/取自郝倩在歐洲微博
在巴西東北部,傳統上依賴驢作為農業與交通工具。圖/取自郝倩在歐洲微博

被譽為中醫「補血聖藥」的阿膠,如今成為國際動保與物種保育爭議焦點。根據巴西地理統計局(IBGE)最新數據,巴西驢(Equus asinus)數量自1990年以來已驟減94%,從約137萬頭降至2024年的不到7.8萬頭,主要原因與中大陸市場對驢皮提煉阿膠的需求激增密切相關。

第三屆「巴西驢國際研討會」於6月26日至28日在巴西東北部城市馬瑟歐(Maceio)召開,來自各地的動物學者與保育團體共同發起「停止屠宰巴西驢」倡議,並敦促政府儘速立法,全面禁止驢類動物的商業屠宰,以避免這一物種走向功能性滅絕。

阿膠,始載於《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中藥,歷代中醫典籍如《本草綱目》皆推崇其補血、養顏、安神、止血等效用。主要由驢皮經煎煮濃縮而成,是傳統中醫中重要的動物性滋補藥材,至今在中國大陸仍被視為婦科養生與術後調理聖品,廣泛添加於膠原飲、養生糕點等現代補品中。

巴西驢數量自1990年以來已驟減94%,從約137萬頭降至2024年的不到7.8萬頭。圖/取自郝倩在歐洲微博

巴西驢數量自1990年以來已驟減94%,從約137萬頭降至2024年的不到7.8萬頭。圖/取自郝倩在歐洲微博

近十年來,隨著中國大陸保健品市場規模擴張,以及電商推動阿膠年輕化、精品化行銷,驢皮原料需求隨之大增。由於中國境內驢群數量難以支撐龐大產能,許多企業將目光投向非洲與拉美市場,其中巴西因驢種群規模、出口條件與勞動力成本等因素,成為驢皮輸中重鎮。

根據國際動物福利組織(The Donkey Sanctuary)統計,全球每年有超過590萬頭驢被屠宰製膠,其中相當比例出口至中國大陸。自2016年起,巴西境內驢隻遭屠宰數量急升。當地官方認證的合法屠宰場目前僅有三家,皆位於巴伊亞州,已成為大陸市場驢皮的主要供應來源。

事實上,巴西東北部傳統上依賴驢作為農業與交通工具,驢在地方文化中具備象徵意義。然而隨著農村現代化、機械化推進,驢的勞動價值日漸式微,許多農戶選擇棄養,導致大量驢群遊蕩於道路與荒地,間接助長驢皮走私與黑市交易。

專家警告,驢的繁殖週期長、種群更新速度緩慢,現有捕殺規模已遠超自然回復能力。一旦驢被視為純粹的商品性資源而遭到過度開發,將造成區域生態與農村經濟不可逆的破壞。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