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士科遭控違法徵地還拆汾陽居  北市府:沒有違法 

外界指控,位於北士科範圍內的歷史建物「汾陽居」並未按照規定進行審議,最終也無法避免被拆除的命運。圖/取自Google maps (Kevin Yang貼文)
外界指控,位於北士科範圍內的歷史建物「汾陽居」並未按照規定進行審議,最終也無法避免被拆除的命運。圖/取自Google maps (Kevin Yang貼文)

全球AI領導企業輝達選擇北士科作為其台灣總部的落腳處,但有文資團體爆料該地區存在多筆違法徵收的土地,並指控市府在審議和評估時未依規定行事,官員開會時甚至出現技術性離席和違法投票的情況。針對這些指控,文化局長蔡詩萍在今(27日)赴議會備詢前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汾陽居」與輝達未來的總部選址距離相當遠,且當年「汾陽居」並未被認定為古蹟。此外,針對違法開會的問題,蔡詩萍解釋道,「技術性流會是誤解」,缺席或退席都是依當時法令所允許的。

根據《鏡週刊》的報導,長期關注北士科的學者、師大社教系兼任助理教授蕭文傑指出,近日他調查相關會議資料後,發現位於北士科範圍內的歷史建物「汾陽居」並未按照規定進行審議,最終也無法避免被拆除的命運。

蕭文傑提到,當初「汾陽居」在審議時,多數專家學者均支持保留,若依照會議流程進行投票,理應能順利保留。然而,當時無投票權的民政局長藍世聰和文化局長鍾永豐竟然選擇默默離席,導致出席人數未達二分之一,會議因此流會。此外,同樣位於北士科範圍內的三王宮,在審議會議中也得到多數委員的保留意見,但投票時,藍世聰、鍾永豐、副市長鄧家基、都發局長林洲民及工務局長彭振聲等均參與投票,並未遵守利益迴避規則。

根據《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應對這種情況予以處罰,但市府並未採取任何懲罰措施。蕭文傑因此質疑此舉可能涉及圖利行為,並呼籲蔣市府應深入調查。

對此,蔡詩萍首先強調,「汾陽居」與輝達當前選定的總部地點並不在同一區域,而經過今上午的資料檢視,必須指出當時市府在處理文資相關事務時並未違法,因為市府官員在文資審議中不需迴避,缺席或退席都是合法的行為。

文化局長蔡詩萍27日表示,當年「汾陽居」並未被認定為古蹟。圖/取自蔡詩萍臉書

文化局長蔡詩萍27日表示,當年「汾陽居」並未被認定為古蹟。圖/取自蔡詩萍臉書
對於「汾陽居」曾被誤拆和破壞的情況,蔡詩萍表示,這一拆除並未造成嚴重損害,主要是邊角部分的拆除,而並非全毀。當時的文資審議確定該建物並不具文資身份,而邊角部分的拆除不會影響整體文資審議的判斷。

關於「汾陽居」當時的身份問題,蔡詩萍指出當時該建築物僅是列冊,並不是真正的古蹟;蔡詩萍解釋說,媒體提到列冊資訊不公開的問題,實際上所有列冊資料都不應公開,因為這涉及尚未審議的文資身份,若提前公開可能造成道德風險,導致被拆除的情況發生。蔡詩萍強調,列冊是文資審議的初步程序,而不是必須公開的,這也是保護文資的一種方式。

針對週刊報導的「技術性流會」問題,蔡詩萍澄清這是一種誤解。蔡詩萍解釋道,在會議中,當時的文化局長離席是因為教育委員會也有會議需要參加,相關首長需出席該會議。至於當時列席的五位市府官員,也是在法令允許範圍內的行為,並未違反任何規定。隨後,有人向監察院提出告發,監院則認為相關首長應對有關案情進行迴避,因此促使文化部文資局的相關首長在108年4月後需要迴避與自己事務相關的事項。蔡詩萍強調,柯市府在當時並未違法。

而民眾黨台北市議員黃瀞瑩也回應稱,北士科的案子去年在台北市議會成立了調查小組,花費了長達半年的時間,但都沒有查到任何具體的違法事由。

「現在媒體還是要用這樣子編織故事的方式羅織入罪,令人非常的遺憾。」黃瀞瑩指出,相關內容過去都有會議紀錄存在,也都有影像證明,一切都公開透明、合法合規。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