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發表會 胡志強:兩岸問題勿太僵化 「不能連說兩岸和平都不行」

前台中市長胡志強(左)25日舉行新書發表會,資深媒體人趙少康(右)、作家陳文茜(中)出席力挺。圖/梅花新聞網攝
前台中市長胡志強(左)25日舉行新書發表會,資深媒體人趙少康(右)、作家陳文茜(中)出席力挺。圖/梅花新聞網攝

前台中市長、《梅花新聞網》總顧問胡志強,今(25)日舉行《我是胡志強,今天來報到!》新書發表會,立法院長韓國瑜、作家陳文茜、海基會董座吳豊山等人到場祝賀。談到兩岸形勢,他呼籲執政者處理兩岸問題勿太僵化,「不應連說兩岸和平都不行」,大家都不願子女上戰場;此外,場外聯訪被問及是否支持台中市長盧秀燕出馬選黨主席,胡志強說,要大家有耐心,給盧一點空間。

今天前往政大公企中心國際會議廳現場參加新書發表會來賓除上述,還包括僑委會前委員長焦仁和、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及多名國民黨立委、市議員、媒體人與會。胡志強在發表會上幽默地表示,今天邀請到趙少康與陳文茜,可說是「媒體界一龍一鳳都來了」。他說,「你們都知道我是沉默寡言、害羞內向的人。」此話一出引起現場哄堂大笑。

到場相挺的立法院長韓國瑜致詞時,也展現「韓式幽默」先是強調,胡志強跟自己這幾十年來努力,都想證明「男人的價值不在頭上那幾根毛,而是在裡面裝了什麼樣有價值的東西」,隨即話鋒一轉大酸「但很遺憾,沒有看到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有這樣的努力。」妙語如珠逗得全場大笑。

立法院長韓國瑜出席前台中市長胡志強的新書發表會。圖/梅花新聞網攝

立法院長韓國瑜出席前台中市長胡志強的新書發表會。圖/梅花新聞網攝

韓國瑜表示,胡志強成長過程曾任大學教授、外交官、外交部長、駐美代表,以及大台中市長,任何工作表現有目共睹,正如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曾說過「胡志強改造了大台中」,都可看到胡志強為台中的建設奠定最厚實的基礎。

韓國瑜表示,每個人從母親肚子出生後,太極圖就打開了,如同「心」的構造,外圍的一點象徵著進入社會後所接觸到的誘惑、權力、金錢,但本體始終是善良純真的,「胡志強身上,正是如此慈悲、善良、溫和。」他讚胡志強是一位了不起的政壇前輩,也具備完美人格,「胡志強在政治、學術與外交領域的成就,一定值得我們學習。」

陳文茜致詞時指出,胡志強在國民黨失去政權時離開台北市,而是到台中市參選,儘管他知道去了台中後,能見度會變得低,但胡志強有很多不同的理由,這些理由組合起來,就告訴我們,「政壇的成功者,未必是成功的人」。

陳文茜重申,自己參加過民主進步黨,是因為她讀政治經濟學,相信民主制度,也認為台灣需要兩個政黨。然而,她強調,自己不會因為政黨立場而否定對國家、經濟或產業有重大貢獻的人。

趙少康則分享,胡志強曾讓他對台中的太陽餅產生興趣,甚至邀他進入工廠實地學習製作。他認為,從這件小事可看出,胡志強在推廣觀光與文化藝術方面的用心,也許與他過去從事外交工作的經驗有關,因為他看過許多國家如何重視文化推廣。

趙少康指出,胡志強在台中的經營,對台中市打下很好的基礎,其他縣市看見台中的作法,也會學習與競爭,這對台灣整體的進步有很大的影響。

胡志強還談到現在的外交處境是「空前孤立」。曾任外交部長近5年的他,對台灣未來的國際處境感到憂心。此外,他還提到中央與地方要合作,這樣才能做一些事。

參選黨主席盧秀燕會審慎 外界應給空間

此外,胡志強接受媒體聯訪時,針對台中市長盧秀燕是否會參選國民黨黨主席;他透露,如果盧秀燕需要與他討論,他會非常樂意。他了解盧秀燕的個性,認為她一定會仔細權衡,不會草率決定。如果盧秀燕選擇不尋求外界意見或打草驚蛇,他會尊重她的決定。他強調,盧秀燕一定會審慎考慮,不會輕易決定,所以大家要有點耐心,給她一點空間。

國民黨須置之死地後生 勿存私心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日前表示520後將發動罷免賴清德一事,胡志強坦言自己對相關計畫「不太了解」,但他認為,國民黨當前處境非常困難,「真的應該置之死地而後生,能做事都要做」。他指出,民進黨能做的事早已著手進行,很可能在一年前就決定改變國會情勢,「我覺得我們應該要好好準備」。

胡志強重申,國民黨必須不怕艱難,徹底改變現狀,並強調如果仍有私心,這是對整個黨的傷害,所以呼籲大家應該心懷救黨的使命,不要再奢求從中獲得任何個人利益。

媒體追問是否認為應「換人做」黨主席?胡志強笑回:「我沒說這個事,是你說的,你想換嗎?」一旁的賴士葆打趣說:「他要害你啦!」隨後又有媒體問胡志強是否有意參選黨主席,他輕鬆回應:「那是上一輩子的事吧,那時候你(指記者)還沒出生呢。」

這本新書是胡志強首部人生回憶錄,完整記錄他從眷村成長到踏入外交與政治領域的豐富歷程。胡志強說:「如果我的經歷與心得能帶給人們小小的啟發或靈感,將是我寫這本書最大的滿足與安慰。」

書中回顧他擔任外交部長、駐美代表、台中市長等重要職務的經歷與心路歷程,不僅是一部從政紀實,更是一封寫給人生的情書,是關於愛、勇氣與信念的深刻告白。這不僅是一場新書發表,更是一段生命旅程的分享,一種信念與情感的傳遞。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