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與美國代表團23日在羅馬結束第五輪會談,雙方針對德黑蘭核計劃的數十年爭議進行談判,目標為在2015年核協議瓦解後促成新協議,會後出現有限進展的跡象,但中間人表示「尚未達成結論」,而雙方在濃縮鈾問題上仍歧見明顯。
路透報導,儘管美國與伊朗在會前均對伊朗的濃縮鈾立場強硬,伊朗外長阿拉格奇(Abbas Araqchi)表示,會談期間阿曼提出數項建議,顯示協議仍有可行之道。
阿拉格奇對伊朗國營電視表示:「這是我們歷來最專業的一輪會談之一……我們清楚表達伊朗的立場。我認為,能走上這條理性的道路,本身就是一項進展。」他並指出:「這些建議與解方將交由各自政府審查,並依此安排下一輪談判。」
一名美國高級官員則透露,這場歷時超過兩小時的會談以阿曼為中介,進行了直接與間接的磋商。他表示:「談判仍具建設性,我們取得進一步成果,但仍有大量工作待完成。雙方同意在不久後再次會晤,並感謝阿曼持續提供協助。」
對雙方而言,談判牽涉重大的戰略利害。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希望遏止德黑蘭發展核武的潛力,以防引發區域核軍備競賽,並可能對以色列構成威脅;伊朗則尋求解除對其石油經濟造成嚴重衝擊的制裁。
阿曼外交部長阿爾布賽迪(Badr Albusaidi)在社群平台X上表示,伊朗外長阿拉格奇與川普中東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之間的會談「取得了一些,但尚未具決定性的重要進展」。阿拉格奇則在會談前於X上寫道:「零核武=我們有協議;零濃縮=我們沒協議。是時候做出決定了。」
目前的一大障礙是德黑蘭拒絕將其高濃縮鈾庫存運往國外,這些鈾被視為可能用於製造核武的原料。德黑蘭同時也拒絕就其彈道飛彈計劃展開談判。
多位外交人士指出,鑑於協議本身的高度複雜性,在今夏前達成具體協定在技術上幾乎不可能。不過,一位參與談判的伊朗高級官員表示:「若華府放棄『零濃縮』的要求,政治層面的協議可以實現。」
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20日表示,,華府正努力推動一項協議,使伊朗得以保有民用核能計劃,但不得進行鈾濃縮。他坦言,「這並不容易」。
擁有國家事務最終決定權的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則批評停止濃縮鈾的要求「過分且無理」,並警告此類談判難以取得成果。伊朗方面表示,願意接受對濃縮活動的某些限制,但前提是美方須提供確切保證,未來不會再度背棄協議。
川普在2018年第一任期內退出了2015年達成的伊朗核協議。重返白宮後,他恢復「極限施壓」政策,重新實施一系列嚴厲制裁,導致伊朗經濟持續受挫。作為反制,伊朗已大幅提高濃縮鈾水平,遠超2015年協議所設限度。
曾主導2015年核協議談判的美國前副國務卿謝爾曼(Wendy Sherman)表示,伊朗將濃縮視為主權議題。她指出:「我認為,不可能與伊朗達成一項要求其徹底拆除核計劃並放棄濃縮的協議,儘管這是最理想的情況。」
若談判破裂,後果可能極為嚴重。伊朗的宿敵以色列視其核計劃為生存威脅,並堅稱絕不容許伊朗取得核武。伊朗則一再強調其核計劃僅用於民用目的。據路透報導,知情人士透露,以色列戰略事務部長與對外情報機構摩薩德(Mossad)首長也預計在羅馬與美國談判代表會晤。
伊朗外長阿拉格奇於22日表示,若以色列發動攻擊摧毀伊朗核設施,美國將須承擔法律責任。他此番言論是針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日前報導的回應,該報導指出,以色列可能正準備發動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