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核談判落幕 下一輪續談仍待雙方高層拍板

伊朗外長阿拉格奇堅持,伊朗在本土上的鈾濃縮作業,絕無妥協空間。圖/翻攝自DRM News YouTube頻道
伊朗外長阿拉格奇堅持,伊朗在本土上的鈾濃縮作業,絕無妥協空間。圖/翻攝自DRM News YouTube頻道

伊朗與美國談判代表為化解德黑蘭核計劃爭議,11日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Muscat)完成第四輪會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一名高層官員指出,談判歷時超過3小時,並對進展感到鼓舞。參與談判的伊朗外長阿拉格奇(Abbas Araqchi)也說,這輪談判「雖然艱難,但仍具建設性」。官員表示,雙方計劃續談,預計將在各自回國徵詢高層意見後拍板。德黑蘭方面則在公開場合再次強調,將持續進行鈾濃縮作業。

綜合路透、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儘管德黑蘭與華盛頓均表明偏好透過外交方式解決這場已延續數十年的核爭端,但雙方仍在多項核心議題上立場分歧,談判代表須設法突破紅線,才可能敲定新的協議、避免未來爆發軍事衝突。

伊朗外長阿拉格奇與美國總統川普的中東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透過阿曼居中協調,於馬斯喀特舉行第四輪會談。儘管華府在公開立場上態度強硬,但伊朗官員認為這無助於談判。

阿拉格奇對伊朗國營電視台表示,這輪談判「比前三輪都更為嚴謹、坦率」,他說:「我們現在彼此了解更多,希望後續能取得進展。」

川普政府一名高層官員指出,11日的「直接與間接」談判歷時超過3小時。他說:「雙方已同意繼續針對技術層面展開磋商」並補充:「我們對今天的進展感到鼓舞,期待不久後能展開下一輪談判。」

威特科夫日前在《布萊巴特新聞》(Breitbart News)受訪時表示,華府的底線是不准濃縮鈾、拆除設施與禁止武器化,也就是要求伊朗完全拆除位於納坦茲(Natanz)、福爾多(Fordow)與伊斯法罕(Isfahan)的核設施。

但阿拉格奇回應:「伊朗在本國領土上的鈾濃縮作業,絕無妥協空間。」他說:「濃縮的規模、程度或數量,或許在某些階段可受限,例如為建立信任,過去曾對濃縮的範圍與程度加以限制,但濃縮本身的原則則不容談判。」

阿曼外交部長阿布賽義迪(Badr Albusaidi)於X平台發文表示,此輪美伊談判提出「有建設性且具創意」的構想,下一輪談判將待雙方返回首都完成內部磋商後啟動。

這場談判正值川普13日展開中東行前夕。自今年1月重返白宮以來,川普再度對伊朗實施「極限施壓」政策,並揚言若外交手段失敗,將對伊朗動武。

伊朗官員表示,德黑蘭願意就部分核活動接受限制,以換取美方解除制裁,但在結束濃縮鈾計劃或交出濃縮鈾庫存等議題上,伊朗立場明確,視為「不可妥協的紅線」。

一位接近伊朗談判團隊的高層官員匿名表示,美國提出「零濃縮」與拆除核設施的要求「無助談判進展」。他補充說:「美方的公開說法與談判時的立場並不相符。」

此外,伊朗也明確拒絕將其彈道飛彈計劃納入談判範疇,並要求川普政府對未來不得再次單方面退出協議做出具法律約束力的保證。

川普在2018年任內退出2015年伊朗與六大國簽訂的核協議,並重啟對德黑蘭的嚴厲制裁,導致伊朗經濟受創。伊朗長期強調其核計劃僅為和平用途,但自2019年起已多次違反該協議,包括大幅提升鈾濃縮純度至60%,接近可製造核武的90%標準。聯合國原子能機構(IAEA)也證實這點。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