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想讓iPhone回歸美國製造 「小螺絲」只是眾多難題之一

川普希望將蘋果iPhone的製造遷回美國,恐將面臨諸多法律與經濟挑戰。圖/取自蘋果官網
川普希望將蘋果iPhone的製造遷回美國,恐將面臨諸多法律與經濟挑戰。圖/取自蘋果官網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3日威脅,對所有在美銷售、但未在美國製造的iPhone徵收25%關稅,這是川普政府鼓勵企業回美設廠、帶動本土就業的具體措施之一。專家表示,川普希望將蘋果iPhone的製造遷回美國,面臨諸多法律與經濟挑戰,其中最小的問題之一就是那無數「小螺絲」的自動化安裝。

路透報導,川普隨後向記者表示,這項25%關稅也將適用於三星(Samsung)及其他智慧型手機製造商。他預期該項關稅將於6月底生效。

「如果只針對部分進口手機就不公平。」川普說。「我原本和(蘋果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達成某種共識,他說他要去印度建廠。我說可以去印度,但你不能在這裡銷售產品而不付關稅。」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上月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訪問時表示,數以百萬計工人為iPhone鎖入的「一顆顆小螺絲」,未來將在美國以自動化方式完成,為技術勞工(如機械師與電工)創造就業。不過他隨後對財經媒體CNBC表示,庫克告訴他,要實現這一點仍仰賴尚未成熟的技術。

盧特尼克說:「他說,我需要讓機械手臂來完成這項工作,而且要有足夠的規模與精確度,才能讓我把生產線遷來美國。他說,一旦這樣的技術出現,我就會這麼做。」

貿易律師與學者指出,川普政府若要透過關稅向蘋果施壓,最快速的方式是動用過去對大量進口商品徵稅所依據的法律機制。該法名為《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IEEPA),允許總統在宣布面臨對美國構成「異常與重大威脅」的緊急狀況後,採取經濟行動。

華盛頓律所Akin Gump合夥人蘭恩(Sally Stewart Laing)說:「目前沒有明確法律授權針對單一企業徵稅,但川普政府可能會試圖將其納入總統的緊急權力之下。」她補充說,其他針對個別企業徵稅的做法需經過冗長調查程序。

不過,若只針對蘋果徵稅,可能反而讓其他重要手機品牌獲得競爭優勢,蘭恩指出:「這將削弱川普推動製造業回流的初衷。」

專家表示,川普之所以視IEEPA為一項彈性極大的經濟工具,是因為法院是否有權審查總統所宣布的緊急狀況,至今尚無定論。

杜克大學國際法教授邁耶(Tim Meyer)說:「在政府看來,只要總統完成形式上的這兩步:『宣布緊急狀況』與『聲稱其異常重大』,法院便無計可施。」

在紐約曼哈頓國際貿易法院,目前有12個州提起訴訟,挑戰川普先前徵收的「解放日」關稅。法院正審理IEEPA是否授權徵收關稅的問題。邁耶表示,若川普政府勝訴,「總統將能輕易援引新的緊急理由,為加徵iPhone進口關稅提供正當性。」他補充說,川普甚至可以直接將iPhone納入先前以貿易逆差為由所宣布的緊急狀況中。

Wedbush分析師艾夫斯(Dan Ives)在研究報告中指出,將iPhone生產轉移至美國可能需要長達十年時間,且每支iPhone的售價恐將達3,500美元。蘋果目前的高階機型售價約為1,200美元。艾夫斯說:「我們認為,讓蘋果在美國生產iPhone的想法根本是天方夜譚,完全不切實際。」。

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豪斯(Brett House)則表示,即使尚未搬遷產線,僅是徵收關稅就會因為擾亂蘋果的供應鏈與融資機制,進一步提高消費者成本。他說:「這一切對美國消費者都沒有任何好處。」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