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氣候肆虐 亞洲成為2023年全球氣候災難最嚴重地區

搶救氣候危機,全球減碳已刻不容緩。圖/取自WMO官方《YouTube》頻道
搶救氣候危機,全球減碳已刻不容緩。圖/取自WMO官方《YouTube》頻道

全球氣溫去年(2023年)創下歷史新高,根據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周二(23日)發布的最新《2023年亞洲氣候狀況》(Climate in Asia 2023)報告,全球暖化在亞洲地區發生的速度特別快,這使得熱浪對亞洲的影響日益加劇,同時冰川的加速消融將威脅亞洲地區未來的用水安全。

報告指出,亞洲是2023年全球受氣候變遷和極端氣候傷害最嚴重的地區,巨大的洪水和驚人規模的暴風雨,是造成人員死傷和經濟損失的最直接原因,且熱浪在亞洲造成的影響越來越嚴重。根據《緊急事件資料庫》(Emergency Events Database)統計,亞洲去年共發生79起與水有關的天災,大部分是洪水及暴風雨,共奪走逾2千性命與900萬人受到直接影響。例如香港去年9月7日受颱風影響,在1小時內下了158.1公厘的雨,創下1884年開始紀錄以來的歷史新高。

去年全球多地爆發罕見洪水。圖/取自WMO官方《YouTube》頻道

去年全球多地爆發罕見洪水。圖/取自WMO官方《YouTube》頻道

但上述資料並未包括因異常高溫死亡或生病的人數。全球氣溫去年創下歷史新高,亞洲正以危險的速度持續上升,去年平均氣溫比1961年至1990年的平均溫度高出攝氏近2度,從中亞到西伯利亞、中國東部到日本的平均氣溫都創新高,日本去年更經歷了史上最熱的夏天。

報告中指出,地表升溫、冰川退縮和海平面上升等關鍵氣候變遷指標速度持續加快,這一切將對亞洲地區的社會、經濟和生態系統構成 嚴重影響,「在天氣、氣候和與水有關的災害方面,亞洲是2023年全球受災最嚴重的地區」。WMO秘書長索羅(Celeste Saulo)表示:「亞洲地區許多國家在2023年經歷史上最熱的一年,伴隨發生一連串極端天氣,包括乾旱、熱浪、洪水和暴風雨。氣候變遷加劇極端天氣的頻率和嚴重程度,深刻影響了社會和經濟,最重要的是,對人類生活和我們居住的環境帶來衝擊」,「此份報告的結果提醒所有人仔細地思考」。

參與撰寫該報告的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ESCAP)執行秘書亞歷絲賈芭娜(Armida Salsiah Alisjahbana)指出:「2023年間,脆弱國家再次受到不成比例的影響。 例如過去10年侵襲孟加拉灣最強熱帶氣旋『摩卡』(Mocha),襲擊了孟加拉和緬甸,幸好在完備的事先預警與全面的預防準備,挽救了數千上萬人的生命。此份報告旨在透過基於證據的政策建議,來彌合氣象科學與災害風險之間的差距。 ESCAP和WMO將攜手合作,向各地區所有人發出預警,以便在我們的氣候變遷危機繼續發展時,不會有任何人脫隊 」。

2023年全球各地發生許多規模空前的氣象災難。包括去年9月地中海的罕見副熱帶風暴「丹尼爾」(Subtropical Storm Daniel),引發了利比亞巨災﹔去年11月,南美洲的巴西陷入持續干旱,亞馬遜河支流水位創歷史最低﹔去年3月澳洲西北部發生「百年一遇」大洪水﹔去年12月,強烈冬季風暴席捲美國,夜間溫度低至攝氏零下78度﹔去年8月南美洲的暖熱勝夏,最高氣溫超過攝氏37度﹔去年2月西南印度洋的特強熱帶氣旋弗雷迪(Very Intense Tropical Cyclone Freddy),創下最長生命史﹔去年8月美國夏威夷毛伊島(Maui)野火造成逾百人死亡。

兩極海冰加速融化,全球海平面上升。圖/取自WMO官方《YouTube》頻道

兩極海冰加速融化,全球海平面上升。圖/取自WMO官方《YouTube》頻道

而就在這份報告發布前,中東地區的杜拜與周邊地區才剛發生史上罕見的巨大暴雨,上周起大陸南方也正經歷「百年一遇」的暴雨和洪水,珠江三角洲地區已有超過10萬人被疏散。

極端氣候同時也會造成不即時的長期影響,最直接反應在農牧業。2023年從地中海地區到南亞、南美洲等各大主要農業區的各種糧食與經濟作物,包括稻米、小麥、橄欖、葡萄等都嚴重減產,引發經濟波動。而在台灣,《梅花新聞網》自去年12月起持續追蹤今年夏天恐將面臨的多種減產問題,在極端氣候的影響下,包括芒果、荔枝、龍眼與水梨等夏秋季重要水果今年花況都遠不如預期,結果狀況極差,已讓農民苦不堪言。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