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紹成專欄】高市早苗的崛起:日本地緣戰略新布局      

湯紹成/亞太綜合研究院院長

歷史性的轉折往往由深層結構性因素所驅動,或因全球衝突、經濟危機、疫情與意識形態對抗所造成,但領袖個人的崛起本身就代表轉折。高市早苗在10月份戲劇性當選自民黨黨魁並出任日本首相,便是具有此象徵意義的事件,她是日本史上第一位女性領導人,也在國內外高度不確定的時代帶來政策路線的明顯轉變。

今年四月底,高市早苗以眾議員身分率團訪台,訪問團成員參與「台灣安倍晉三之友會」舉辦的活動,同時賴清德總統還特別接見,並針對台日關係、區域情勢及經濟安全等議題交換意見。由於高市右派與親台的立場,自然獲得民進黨政府的支持甚至押寶。

之後高市的勝選原被視為冷門,自民黨在2025年已在國會兩院雙雙成為少數派,甚至面臨極右民粹政黨的崛起。然而,基層自民黨憂心右翼被邊緣化,反而推升了安倍晉三的政治精神繼承者高市成為保守與民族主義力量的理想領袖。

上任後,高市迅速恢復自民黨士氣,支持度由6成再度升至7成以上。她也將堅定的保守派盟友安插於黨務核心,確保政策方向一致而不被稀釋。面對終止與較為溫和的公明黨26年的聯合執政,高市立即與右派日本維新會達成新的合作模式,使政府在兩院都獲得關鍵席次,雖仍非多數,但確保主要立法可推動。

由於日本國內立法環境複雜,使高市更積極投入外交,以提高政治權威與談判籌碼來外銷轉內銷。高市在東協峰會推動「亞洲零排放共同體(AZEC)」,並強化自由開放印太(FOIP)戰略;在 APEC 期間與南韓總統李在明穩住雙邊關係,也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達希望維持「建設性穩定關係」的立場。

與美國的關係尤其重要。川普重返白宮後,高市與其在東京的峰會引發高度關注,從航艦合照到象徵性的贈禮,展現良好個人互動。雙方宣布多項經濟安全合作,包括稀土、造船、AI、量子與太空科技。雖然安全議題重大突破有限,但雙邊經濟安全關係顯著深化。

高市在國會即席表示:若中國攻台造成「生存威脅」,日本有權動用自衛隊。此言雖法律上符合2015年新安保法,但過去日本領袖避免公開談論如此直接的情境。此番直言立即引來北京強烈反擊,中國官員以極端語言威脅日本並召見日本大使;中國也警告公民勿赴日本旅遊,並在尖閣海域增加海警部署。高市雖未撤回言論,但轉趨謹慎,並派遣官員赴北京降溫。此事件凸顯中日關係在歷史與主權問題上的敏感性,也提醒高市若對台灣立場過度強硬,將面臨北京施壓。

目前高市仍享高民意,但風險正在累積。日本社會對川普領導下的美國可靠性存疑,至今美國並未對高市所引起的中日緊張表態,而北京的施壓、國內反對黨的牽制也可能限制高市的政策空間。日本或將逐步追求更高程度的安全自主與外交多元化,以避免被捲入美中兩強交易之間。高市能否穿越這個不穩定的國際結構變動期,將決定她是不是日本歷史上真正具開創性的領袖。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