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援英國音樂界 保羅麥卡尼推出無聲「新作」反制AI侵權

前披頭四傳奇成員保羅麥卡尼睽違5年再推「新作」,但錄音裡沒有旋律、沒有吉他,甚至幾乎聽不到任何聲音。圖/翻攝自Paul McCartney @PaulMcCartney影片
前披頭四傳奇成員保羅麥卡尼睽違5年再推「新作」,但錄音裡沒有旋律、沒有吉他,甚至幾乎聽不到任何聲音。圖/翻攝自Paul McCartney @PaulMcCartney影片

前披頭四(The Beatles)傳奇成員保羅麥卡尼(Paul McCartney)睽違5年再推「新作」,但錄音裡沒有旋律、沒有吉他,甚至幾乎聽不到任何聲音。這首收錄在《Is This What We Want?》專輯中的近乎全靜默作品,用以凸顯音樂界對人工智慧(AI)公司未經同意取用創作訓練模型的無聲抗議。

英國《衛報》報導,今年2月,包括搖滾女歌手凱特布希(Kate Bush)、歌手安妮藍妮克絲(Annie Lennox)在內的逾千名音樂人,發行一張無聲專輯,以抗議英國政府擬議的版權法修正。如今,這張專輯將推出黑膠版本,並額外收錄一首由麥卡尼(Paul McCartney)錄製的新作,內容是空錄音室聲響。

該作全長245秒,與披頭四經典作品《With a Little Help From My Friends》差不多,但沒有旋律與吉他,因為錄音室裡幾乎完全靜默。這位被視為英國最偉大在世詞曲創作者以幾乎只有底噪與偶爾碰撞聲的錄音,象徵若AI公司繼續未經同意蒐集創作品作為訓練素材,原創音樂將走向沉默。

83歲、目前在北美巡演的麥卡尼,將這首曲子放在《Is This What We Want?》的B面,與其他無聲錄音一同壓成黑膠唱片,預計128日上市,所有銷售收益將全數捐給音樂慈善組織Help Musicians。專輯曲目排列刻意拼出一句話:「英國政府不能為了讓AI公司受惠而將音樂竊取合法化」。

這項抗議行動正值音樂與藝術界加大力度,要求英國政府禁止科技公司在未取得同意、未付費給創作者的情況下,使用其作品訓練生成式AI模型之際。而英國同時面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從外部施壓、要求放寬AI監管。

發起這張抗議專輯的作曲家與版權倡議者牛頓-雷克斯(Ed Newton-Rex)表示:「我非常擔心政府更看重美國科技公司的利益,而非英國創作者的利益。」已加入行動的還包括英國創作歌手山姆凡德(Sam Fender)、搖滾女歌手凱特布希(Kate Bush)、電影配樂大師漢斯季默(Hans Zimmer)與音樂團體「寵物店男孩」(Pet Shop Boys)等藝術家。

麥卡尼的新曲即使是無聲錄音,也可說有開頭、發展部與結尾。錄音迅速淡入,首先是55秒的錄音帶底噪,接著約15秒不明雜音,像是有人開門走動,再回到約80秒夾雜輕微摩擦聲的底噪,最後慢慢淡出。

麥卡尼一直是英國音樂界批評政府AI方案的最代表性聲音之一。政府正與OpenAIGoogleAnthropic及億萬富翁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xAI磋商新框架,這些公司要求取得大量文字、影像、音樂與其他資料作為模型訓練素材。麥卡尼說:「我們必須小心,AI可能會完全接管,而我們不希望那發生。尤其是對那些年輕作曲家與創作者而言,這可能是他們唯一能建立職業生涯的管道。如果AI讓這條路消失,那會是非常悲哀的事。」

參與專輯的凱特布希說:「在未來的音樂裡,我們的聲音會被聽見嗎?」當代著名作曲家理奇(Max Richter)則指出:「政府的提案將讓創作者貧困化,偏袒那些以自動化取代創作的人,而不是支持真正創作音樂、寫文學、畫藝術的人。」

英國政府正研議是否在著作權法中增設「文本與資料探勘」例外,這項方向可能讓AI公司在訓練模型時使用受版權保護的作品,除非著作權人主動提出「退出」。政府面臨的關鍵難題,是如何在年產值高達1,250億英鎊的創意產業,與承諾在英國投入超過300億英鎊(多為資料中心)並要求鬆綁監管的美國科技巨頭之間取得平衡。新的AI與著作權制度預計要到2026年以後才會送交國會辯論。

在此期間,英國政府已與OpenAIGoogleAnthropic簽署合作協議,推動AI在政府部門與整體經濟中的加速導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則表示,AI必須能使用受版權保護的知識庫,而不需陷入繁複的合約談判,並警告各國不要制定讓AI公司「無法開展業務」的規則。

英國跨黨派上議員、電影導演基德龍(Beeban Kidron)表示:「政府試圖兩邊討好,但誰也說服不了。」她補充說:「他們已證明自己無法在創作者的經濟利益上妥善治理。」

一名政府消息人士指出,科學、創新與科技大臣肯德爾(Liz Kendall)致力於在AI公司與創作者之間尋找解方,並且「理解這兩個領域都是英國的成功故事,她正在與雙方對話」。肯德爾在9月任命的一名特別顧問曾公開表示,無論外界在原則上是否認為大型AI公司應補償內容創作者,從法律實務來看,這些公司實際上永遠不會被要求付費。

在麥卡尼公開發聲後,英國政府發言人表示,政府始終把英國人民與企業的利益擺第一。發言人表示,政府將在推動AI創新的同時維持對創作者的保護,並正邀集英國與全球各界意見,以凝聚最廣泛的專家觀點作為下一步決策依據。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