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安理會17日以13票贊成、0票反對,通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力挺的加薩停火方案,授權在滿目瘡痍的加薩部署國際穩定部隊並成立過渡管理機構,同時勾勒出巴勒斯坦未來邁向獨立建國的可能道路;俄羅斯與中國則在表決中選擇棄權。
綜合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路透報導,莫斯科原本反對這項決議,甚至曾提出競爭版本,但最終未動用否決權。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已於14日發表聲明,支持這項美國起草的決議。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上個月同意川普的「加薩20點計劃」第一階段,包括實施停火、交換人質。但這項聯合國決議被視為鞏固以色列與哈瑪斯脆弱停火的重要一步。數個阿拉伯與穆斯林國家正考慮派兵協助穩定加薩,而多國已表明,只有在安理會背書的情況下才願意參與。
決議文本指出,成員國可參與名為「和平委員會」(Board of Peace)的過渡管理機構,負責監督加薩重建與經濟復甦。決議也授權部署國際穩定部隊,執行加薩「非軍事化」程序,包括解除武裝與拆除軍事基礎設施。和平委員會與穩定部隊的授權期限至2027年底。川普的20點計劃則以附件形式隨案通過。
為了爭取順利通過,決議文本進行多項重要修訂,其中最關鍵的是阿拉伯國家與巴勒斯坦領導階層要求加入更強的「巴勒斯坦自決」語句。最終文本寫道:在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推動改革、加薩重建取得進展後,「情勢最終可能具備一條可行途徑,通往巴勒斯坦的自決與建國。」決議並承諾,美國將推動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展開對話,尋求「和平且繁榮共存的政治前景」。
這段措辭在以色列國內引發爭議,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在政府內部右翼施壓下,重申以色列反對巴勒斯坦建國,並承諾要讓加薩實現非軍事化,「不管是用簡單的方法還是困難的方法」。
阿拉伯與穆斯林國家的支持具有關鍵作用。卡達、埃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印尼、巴基斯坦、約旦與土耳其,上周與美國共同呼籲「迅速通過」此方案。這些國家的支持尤其重要,因為其中數國正評估是否加入國際穩定部隊。
俄羅斯上周曾提出競爭方案,內容更明確支持巴勒斯坦建國,並未提及過渡管理委員會,而是要求聯合國秘書長提出安全部隊的選項。
美國版本最終得以推進,並載明穩定部隊可「採取一切必要措施」,這是聯合國授權動用武力的用語,用以推動加薩非軍事化並解散武裝團體。穩定部隊也將與經審核的巴勒斯坦警力合作,協助確保邊界安全並統籌人道援助。
美國大使瓦爾茲(Mike Waltz)稱這項決議「具歷史性且具有建設性」,表示它「為中東開啟新路徑」,並為更穩定的加薩奠定基礎,但強調這只是開始。
方案寫道:「美國將建立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的對話,以就和平且繁榮共存的政治前景達成共識。」
但以色列態度仍然強硬,納坦雅胡在16日的內閣會議中強調,以色列反對在「約旦河以西任何領土」建立巴勒斯坦國的立場「一直存在、依然有效、毫無改變」。
根據決議內容,隨著情勢改善,以色列部隊將逐步撤出加薩,當地的非軍事化相關要求與時間表將依照以色列、穩定部隊、美國及其他停火保證國共同協商結果。
不過,哈瑪斯迄今拒絕解除武裝。由哈瑪斯主導的巴勒斯坦派系聯盟16日晚間發表聲明,反對這項決議,指其是把外國監管強加在加薩之上的危險一步,並稱該決議實際上偏向以色列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