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鎤銘專欄】拋棄價值論述?美國優先下台灣防衛的危機與轉機

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第二次川普(Donald Trump)政府上任以來,美國對外政策重回「美國優先」的現實主義軌道。對台灣而言,這不僅是挑戰,更是重新定位的契機。過去以民主價值、地緣戰略與歷史責任為核心的台灣防衛論述,正面臨被邊緣化的風險。當美國愈加以交易與利益為導向,台灣如何重構自身在美國戰略中的意義,成為當前最迫切的課題。

川普政府的對台政策:從支持到交易

川普政府對台政策的調整,已不再以安全承諾為核心,而是將台灣視為對中國大陸談判的籌碼。例如,未批准台灣總統賴清德過境美國,打破過往默契;拒絕超過四億美元的軍事援助,並將軍售與國會預算掛鉤,顯示台灣安全議題已納入美中交易盤。

更值得警惕的是,10月30日川習釜山會歷時一小時四十分鐘,竟未提及台灣問題。此一「缺席」不僅反映出台灣議題在美中關係中的優先順序可能下滑,也可能顯示川普政府傾向淡化台灣角色,以利推動其他戰略目標。這種沉默的訊號,對台灣而言是警訊。

抑制主義興起:台灣防衛價值遭質疑

美國內部主張減少國際干預的「抑制主義」(restraint)聲音日益壯大,開始質疑台灣防衛的正當性。近期《時代雜誌》刊登評論,批評台灣領導人「魯莽」,可能將美國拖入不必要的衝突,並暗示若台灣願意順從談判,可保有高度自治權。

此外,《外交政策》、《外交事務》等刊物也接連刊登文章,主張美國應避免在台海衝突中扮演主動角色,強調與大陸建立穩定關係的重要性。這些論述多以「避免戰爭」、「聚焦本土利益」為由,呼籲華府重新評估對台軍事承諾,並質疑台灣是否仍具足夠戰略價值。

這些觀點逐漸獲得政策圈與媒體關注,反映出美國社會對海外承諾的疲乏與對內問題的優先關注。在此氛圍下,台灣若無法提出更具說服力的防衛論述,恐將失去長期以來的戰略支持。

傳統論述失靈:價值訴求難以打動美國

過去台灣防衛的正當性多建立於「民主對抗威權」、「地緣戰略樞紐」與「自由世界堡壘」等價值訴求。然而,這些論述在當前美國政治語境中已逐漸失去說服力。

例如,台灣官員在美國智庫演講時重申「民主對抗威權」與「骨牌效應」,卻未引起預期共鳴。部分美國學者指出,這類說法過於老套,無法對以交易為導向的決策者產生實質影響。

川普政府對民主價值的冷淡態度,使理念訴求難以奏效。在「美國優先」框架下,唯有能帶來具體利益的夥伴關係,才可能獲得政策支持。台灣若仍停留在傳統價值論述,將難以在美國政策辯論中占有一席之地。

利益導向的論述重構:台灣的新戰略語言

面對論述失靈與政策轉向,台灣必須重新思考如何在美國內部建構其防衛的戰略意義。這不代表放棄價值,而是要在不同受眾間靈活調整語言,強化利益連結。

首先,應強調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角色,特別是在半導體產業的不可替代性。台灣企業對美國科技與國防產業的支援,已成為雙邊關係的重要支柱。

其次,應凸顯台灣在印太戰略中的地理優勢與軍事合作潛力。台灣若遭受攻擊,將直接衝擊第一島鏈的防禦體系,影響美軍在區域的部署與行動自由。

再者,台灣可透過擴大對美投資、軍購與技術合作,展現作為「好交易夥伴」的誠意。在川普政府強調「公平交易」的語境中,台灣若能主動提出互利方案,將有助於鞏固雙邊關係。

盟友的角色:日本經驗與區域協調

在美國政策轉向之際,盟友之間的協調與經驗分享顯得格外重要。日本前首相岸田文雄指出,與川普政府打交道時,必須訴諸其損益計算邏輯,這一觀察對台灣具有高度參考價值。

日本在面對川普政府的關稅壓力時,選擇以經濟利益交換安全承諾,並積極參與印太戰略架構,展現其不可或缺性。台灣亦可借鏡此模式,強化與美國在經濟、科技與安全領域的制度性合作。

此外,台灣應與韓國、澳洲、印度等理念相近國家建立更緊密的安全對話與政策協調機制,共同應對中國大陸在區域的軍事擴張與經濟脅迫。透過多邊合作,台灣可減少對單一大國的依賴,提升整體戰略韌性。

論述的雙軌策略:價值與利益並進

儘管現實主義當道,傳統價值論述仍未完全失效。對於美國國會、媒體與部分民間社會而言,民主、人權與自由仍具高度象徵意義。台灣應採取雙軌策略,根據不同受眾調整論述重點。

對行政部門與決策核心,應強調台灣的戰略與經濟利益;對國會與輿論界,則可持續訴諸民主價值,強化台灣作為自由世界一員的形象。這種靈活運用敘事策略的能力,將成為未來同盟外交的關鍵。

結語:在變局中重構戰略定位

「美國優先」的回歸,對台灣而言既是挑戰,也是重新定位的契機。當傳統價值論述逐漸失效,當抑制主義聲浪在美國內部擴大,當川習會刻意忽略台灣議題,這些現象無不提醒我們:台灣不能再依賴過去的敘事慣性,而應主動出擊,重構自身在國際戰略中的意義。

唯有在價值與利益之間取得平衡,靈活運用雙軌論述策略,並透過制度性合作與區域協調強化自身地位,台灣才能在未來的地緣政治風暴中穩住腳步,不被犧牲為大國交易的籌碼。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