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正集中火力與兵力,強攻烏克蘭東部重鎮波克羅夫斯克(Pokrovsk,又稱紅軍城),逼近奪下這座通往戰事最激烈區域「重要門戶」的城市。該城是通往頓內茨克(Donetsk)地區的要衝。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長期視此地為戰略關鍵;與烏軍關係密切的開源情報團體DeepState指出,波克羅夫斯克正「逐步被吞噬」。
《紐約時報》報導,經過一年多戰鬥,波克羅夫斯克這座頓內茨克地區的鐵路樞紐幾乎化為廢墟。戰前人口6萬,如今剩不到1,300人。守軍表示戰鬥極為激烈。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3日指出,沿著近750英里(約1,200公里)前線爆發的所有戰鬥中,約三分之一集中在波克羅夫斯克,而俄羅斯發動的滑翔炸彈攻擊中有一半打向此地。上述數據無法獨立查證。
儘管烏克蘭指稱部隊正奪回街區,戰情分析組織DeepState表示,俄軍近幾日已控制波克羅夫斯克西南角地帶,並在市中心與西側形成兩條明顯的控制路線。其餘大部分城市仍為激戰中的「灰色地帶」。DeepState在社群平台上表示:「敵軍持續向市內集結兵力」,並稱波克羅夫斯克正「逐步被吞噬」。
若失守 將成2023年以來烏克蘭失去的最大城市
若失守,波克羅夫斯克將成為自2023年5月巴赫穆特(Bakhmut)以來,烏克蘭失去的最大城市。此地被視為阻擋俄軍逼近頓內茨克(Donetsk)兩座大城:斯拉維揚斯克(Sloviansk)與克拉馬托爾斯克(Kramatorsk)的最後主要防線,目前這兩座大城仍由烏方掌控。
拿下波克羅夫斯克,也可配合克里姆林宮的戰時敘事:「俄軍正在前進;若烏克蘭不接受莫斯科的施壓條件,戰況只會更糟。」普丁已無視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要求停火的呼籲,持續推進攻勢。
烏克蘭方面則力圖守住波克羅夫斯克,以反制俄方「形勢對烏克蘭不利」的論調,尤其在面對川普政府搖擺不定的援助態勢之際。澤倫斯基4日前往前線附近視察,並在5日晚間表示:「在波克羅夫斯克,我們持續殲滅佔領者。」
紅軍城若被攻陷 對烏實際軍事影響有限
但在軍事層面,波克羅夫斯克若被攻陷,對烏克蘭的實際戰略影響可能有限。俄軍的緩慢推進付出了巨大代價。烏方軍官認為,儘管希望守住該城,但在此處對俄軍造成的大量損失,對整體戰局將有更深影響。
美國前國防部官員庫柏(Laura Cooper)指出:「俄軍花了這麼久才逼近普丁的這個優先目標,這讓任何『快速拿下頓內茨克』的預測都不攻自破。」
普丁自2014年在烏東煽動代理戰爭起,就試圖掌控整個頓內茨克與鄰近的盧甘斯克(Luhansk)。即使2022年發動二戰後歐洲最致命的全面戰爭,他仍未達成目標。今年夏季的俄軍攻勢,意在拿下整個頓內茨克,但最終收穫有限。
如今戰事陷入泥淖。無人機讓前線外圍長達約15英里的地帶化為「死亡區」,坦克與重裝備罕見出現。烏軍士兵藏身洞穴與被炸毀的建築內,俄軍則以兩、三人為一組的小隊快速穿梭,展開機動突襲。
烏軍士兵表示,預期戰事將大致以同樣方式繼續,俄軍以大量兵力換取極微小前進。最新研究指出,俄羅斯已有近百萬人傷亡,超過烏克蘭的兩倍。第一軍團「亞速」(Azov)副指揮官、上校德米特里克(Arsen Dmytryk)表示:「敵人會一點一點持續推進。」
波克羅夫斯克戰役凸顯烏軍兵力不足問題
但波克羅夫斯克凸顯烏克蘭的一大問題:兵力不足。戰線部分已變成「打地鼠」戰術,烏軍調整旅級單位堵俄軍突破點,俄軍則尋找新縫隙。
澤倫斯基上月表示,波克羅夫斯克周邊烏軍兵力比俄軍少八倍。DeepState警告,一旦俄軍進一步推進,位於其東側的米爾諾赫拉德(Myrnohrad)恐被切斷補給。一名26歲空降旅連長沃洛迪米爾(Volodymyr)表示:「我們在米爾諾赫拉德一帶仍在作戰。如果波克羅夫斯克失守,我們那邊也會崩盤。」
波克羅夫斯克距克拉馬托爾斯克不到50英里,而斯拉維揚斯克就在北側。如今俄軍無人機已能攻擊這些城市,使平民騎車、外出購物都可能喪命。
隨著戰事陷入拉鋸,俄軍開始派出一、兩人步兵小組徒步滲透林地與草地隱蔽線。但冬季樹葉凋零後,此法將更危險。
今年8月,俄軍突然在距波克羅夫斯克約13英里北側的多布羅皮利亞(Dobropillia)附近發動突襲,形成兩條像「兔耳」的縱深突出部,看似意在包圍波克羅夫斯克、切斷克拉馬托爾斯克與斯拉維揚斯克,當時恰逢川普正試圖促成停火協議。
烏軍調來精銳部隊「剪斷兔耳」,但援軍來自波克羅夫斯克與東北部的庫皮揚斯克(Kupiansk),使原防線出現空隙,俄軍小型步兵小隊趁勢迅速滲透。
美國外交政策研究所(FPRI)資深研究員李(Rob Lee)指出:「導致波克羅夫斯克局勢惡化的關鍵之一,就是俄軍在多布羅皮利亞東側的推進。」
到了9月底,波克羅夫斯克周邊已是一片焦黑廢墟。無人機在斷壁殘垣間穿梭,甚至深入地下室搜索攻擊目標。
烏軍內部浮現雜音:是否會「守過頭」
國民警衛隊一名呼號「領事」(Consul)的小隊長描述過一場同棟建築內的混亂戰鬥:「我們的人在一樓,俄軍在二樓,雙方都不知道對方就在上面或下面。簡直荒謬。」
部分士兵與分析人士擔心,烏克蘭可能像過去在俄羅斯庫爾斯克地區或頓內茨克的阿夫迪伊夫卡(Avdiivka)那樣,堅守過久,導致損失擴大。32歲的中尉、無人機排指揮官葉夫亨(Yevhen)說,他擔心部隊會為政治原因被犧牲。「俄軍確實傷亡巨大,但我們也付出代價,而這樣的損失,我們承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