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日前審議通過「十五五」規劃建議後,大陸輿論普遍認為,對台工作將有進一步的戰略布局。對此,大陸國台辦今天(5日)明確指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促進祖國統一大業,就是『十五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台辦表示,未來將持續完善促進兩岸經濟與文化交流合作的體制與政策,在「一中」原則與「九二共識」框架下,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推動民族復興進程。
國台辦新任發言人張晗上午於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大業」是「十五五」核心規劃之一,此規劃明確了對台工作的戰略定位與階段目標。她指出,「十五五」時期是中國邁向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階段,承上啟下、意義重大。未來,陸方將務實推進兩岸和平與融合發展,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進程。
張晗進一步說明,大陸在落實「十五五」對台工作時,將為台灣民眾與企業創造更多發展機遇,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推動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深化產業合作與經濟往來,同時,將不斷完善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制度與政策,大陸在堅持一中原則與「九二共識」之下,會堅決打擊「台獨」分裂勢力,反對外部干涉,致力維護台海和平與穩定,推動兩岸共謀統一與民族復興。
近期,大陸方面密集推出多項對台舉措,包括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推出台胞入境新政、舉辦聯合國成立8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以及國台辦強化對台宣傳攻勢。新華社也連續刊發三篇署名「鐘台文」(中台辦)的文章,公安機關更宣布對「台獨頑固分子」立委沈伯洋立案偵查。外界普遍認為,這一系列「組合拳」象徵北京對台政策邁入新階段。
針對相關看法,張晗指出,今年適逢台灣光復80周年,以國家名義設立紀念日並舉行紀念活動,是「人民意願與國家意志的集中體現」。她表示,這不僅是對台灣光復與回歸祖國歷史事實的堅定捍衛,也有助於引導兩岸同胞共同傳承愛國主義與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為祖國統一與民族復興共同奮鬥。
張晗強調,台灣問題攸關國家核心利益與民族感情,大陸有責任引導兩岸民眾銘記歷史、維護和平,並為台胞謀利造福。她呼籲兩岸同胞正確認識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與法理事實,看清「台獨」勢力「禍台、害台」的本質,並把握「祖國必然統一」的歷史趨勢。
談及未來兩岸發展,張晗表示,大陸將在「一個中國」與「九二共識」基礎上,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與外部干預,繼續尊重、關愛並造福台灣同胞,推進兩岸交流合作與融合發展,讓台胞共享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機遇。
此外,國台辦也回應了關於「一次性台胞證」的新措施。張晗重申,自11月20日起,大陸將可簽發一次有效台胞證的口岸將增至100個,台灣民眾若未事先辦證,可在抵達大陸口岸時現場申辦,「只需持台灣地區出入境證件與身分證,30分鐘內即可取得一次入出境有效台胞證」,至於證件效期約為三個月(90天),若希望延長,可於入境後前往縣級以上出入境管理單位申辦五年期證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