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中國芬太尼問題 川普重啟「反毒工作小組」恐重蹈覆轍

美國總統川普7月接見芬太尼受害家庭,並簽署《禁止芬太尼法案》。圖/取自白宮臉書
美國總統川普7月接見芬太尼受害家庭,並簽署《禁止芬太尼法案》。圖/取自白宮臉書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韓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後,同意將針對中國的芬太尼(fentanyl)關稅減半,並重啟雙邊「工作小組」機制,以協調反毒合作。這項讓步一改川普政府先前堅持「在中國未展現實質成效前不撤除懲罰措施」的強硬立場,但共和黨人士曾批評這類工作小組只是北京拖延談判的手段,如今再採用舊有對話機制,恐讓美國陷入冗長無果的磋商。

路透報導,川普展開第二任期之初,曾批評美中就阻止芬太尼流入的談判未見成果,並對中國商品加徵20%關稅,藉此施壓北京打擊這種合成類鴉片的走私活動。但上周川習會後,同意將芬太尼相關懲罰關稅減半,以換取雙方就毒品議題達成新「共識」。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兩國將透過新設的雙邊工作小組進一步磋商。

此次重啟的工作小組機制,過去曾遭共和黨批評。共和黨議員認為,北京常在高層會談中以這類「工作小組」假讓步、真拖延,使美方陷入冗長的程序。這顯示川普政府立場出現轉變,過去官員曾強調,除非北京證明已打擊芬太尼供應鏈,否則懲罰性措施不會撤銷。

前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國安會中國事務主任、現任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資深研究員勒文(Henrietta Levin)指出:「政府如今願接受成立工作小組的承諾,代表在對中與反毒政策上作出重大妥協。」她說,這種機制仍可能帶來成果,但中國在過去十年間,已三度以反毒合作換取美國讓步,「讓人不禁懷疑,他們能用同一套敷衍的承諾騙我們多少次」。

川普政府官員則表示,這次的機制將以「成果為導向」,而非僅作為討論平台。

中國官員強烈為本國在芬太尼問題上的紀錄辯護,指控華府把議題當成「勒索工具」。北京稱已採取廣泛行動,管制製造該藥物所需的某些前驅化學品。中國外交部發布的川習會紀要並未提及芬太尼,商務部僅表示,雙方已就「加強芬太尼反毒合作」達成共識。駐美中國大使館則回覆稱,中方願繼續合作,但未提到工作小組,並敦促美方「採取實際行動,創造必要條件」。

拜登時期建立的中美反毒工作小組,在川普今年初祭出關稅後已迅速停擺,且此工作小組當時即為共和黨攻擊焦點。2023年時,時任參議員、現任副總統范斯(JD Vance)與多名共和黨議員批評拜登政府解除部分制裁,以換取北京重啟談判,並稱:「只有展現強硬,習主席才會回應。我們必須逼他讓步,並明確表示,在中共停止生產芬太尼前驅物之前,制裁不會解除。」拜登官員當時堅稱,中國在工作小組機制下已有漸進行動,但仍不足以達成美方要求。

白宮未回應新工作小組的詢問,但1日發表聲明指出,中國將停止向北美運送特定化學品,並嚴格管控其他化學品對全球出口。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在福斯財經網(Fox Business Network)表示,美方仍對中國維持10%的芬太尼相關關稅,「我們仍握有籌碼,以確保中國履行義務」。

不過,若再度加徵關稅,可能威脅川普與習近平剛達成的脆弱貿易休戰,並讓川普4月可能訪北京一事恐生變。前美國貿易代表、現任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主席佛洛曼(Michael Froman)在通訊中指出,川普的關稅確實能作為施壓手段,「前提是中國這次真的履約」。他補充說:「若不然,我想那些關稅會再度調高。」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