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暨台灣光復80周年之際,兩岸關係仍陷低谷。大陸海協會會長張志軍今天(4日)指出,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是導致兩岸關係反覆起伏的根本原因,呼籲各界應堅定回到共識基礎上,推動交流合作,特別是年輕世代應加強互動、增進了解,才能共同維護台海和平穩定。
上海台灣研究所今天舉辦「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座談會,焦點圍繞「九二共識」與兩岸交流前景。張志軍與海基會前董事長林中森分別致詞開場,會議其後以閉門方式進行。台方與會者包括海基會前副董事長陳長文、邱進益、周繼祥,以及上海台協會長張簡珍等台商代表;上海市台辦主任金梅與副主任王立新也到場出席。
張志軍開場指出,海協會與海基會的互動,一向是兩岸關係的「晴雨表」。他回顧過去30餘年的交流歷程,形容兩會關係「兩起兩落」,其間起伏正與民進黨執政時期拒不承認「九二共識」有關,造成「干擾與破壞」。
張志軍強調,「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與台海和平的「定海神針」,因為它清楚界定兩岸關係的性質是「大陸與台灣同屬一個中國」,而非「兩個國家」或「一中一台」。他呼籲:「越是在形勢複雜的時候,越要堅定立場、反對台獨與外部勢力干涉,推動兩岸合作,讓台灣民眾共享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機遇」。
張志軍指出,兩岸關係的穩定不僅依賴政府,也需要民間力量的參與。他呼籲兩岸青年多往來、多了解,用實際交流增進互信,凝聚維護和平的共識。他回顧稱,1993年在「九二共識」基礎上促成的辜汪會談,簽署四項協議,為兩岸交流奠下里程碑,「希望各位結合自身經驗與觀察,為兩岸和平發展提供新智慧」。
與會的林中森則回顧兩岸長遠淵源,指出從明末清初以來,兩岸雖歷經分合,但血脈與文化始終緊密相連。他表示,許多領域是兩岸共同的強項,期待未來海基、海協兩會能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功能,推動科技研發、經貿與文化等多領域合作,「以優勢互補,加速兩岸和平融合,共享民族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