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專欄】慎思陸方刑事偵查沈伯洋的擴散效應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重慶市公安局28日針對沈柏洋發出警情通報,依據2024年10月14日國務院臺灣辦公室,將其納入臺獨頑固分子清單,因此針對沈伯洋通過發起、建立“臺獨”分裂組織“黑熊學院”等方式,從事分裂國家犯罪活動,根據中國大陸相關法條與政策文件,決定對沈柏洋涉嫌分裂國家犯罪立案偵查,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儘管當事者沈伯洋喊以“無所謂、臺灣人沒在怕”回應,並判斷中國大陸司法機關,後續將採取通緝與缺席審判手段,對其繼續進行相關制裁作為。但平心而論,此事後續發展,很可能不會像沈伯洋所想像那樣單純。

特別是中國大陸司法制裁矛頭,並不僅僅單純指向沈伯洋本身而已,而是整個黑熊學院都是被列入制裁對象。未來繼續株連廣度與深度都有可能外溢擴散,政府有義務注意本案後續發展,並且善盡相關損害管制與保護措施。

吾人必須注意,最近中國大陸針對資通電軍、軍事情報局以及心戰大隊,發動相關司法調查與制裁行動,並且透過公佈相關人員身份基本資料,希望藉此產生恐嚇效應,並且順勢壓縮涉案者未來在社會之就業進修與就學發展空間。

同時針對前述各案所發佈之司法通告或是通報,都曾鼓勵臺灣社會民眾提供線索,並向大陸司法機關舉報;而本次雖然主要鎖定對象集中在沈伯洋個人,但千萬不要忘記在2024年10月14日國務院臺灣辦公室宣佈制裁對象時,黑熊學院亦同時列名其中。

當時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曾表示:黑熊學院「在民進黨當局和外部干涉勢力扶持下,打著講座、培訓、戶外演練甚至親子活動等幌子,明目張膽培育『暴力臺獨分子』,公然從事臺獨分裂活動,是不折不扣的臺獨基地」。因此預期黑熊學院以及曾經參加過黑熊學院受訓課程學員,將是大陸司法體系公安機關下一波偵辦對象,絕對是合理推測與判斷。

假若本案要繼續外溢擴大,後續被指向並且必然被株連對象,自然就會涉及黑熊學院相關課程所涉及之教學師資、教育設施負責人、教材供應商以及受訓學員。

就透過向中國大陸司法機關檢舉報告,並藉此獲得報酬與獎金來看,曾在黑熊學院任教講師與接受過課程學員名單與基本資料,恐怕將因中國大陸司法機關懸賞而產生原本不曾預料到之金錢價值。

在懸賞獎金誘引與遭受制裁壓力兩相作用下,其實脆弱人性能否經得起考驗,前述涉及黑熊學院課程人士,是否會向中國大陸通報相關資訊,政府都應前瞻思考妥善規劃如何因應,特別其所可能產生之政治效應與社會衝擊。

中國大陸本身存在就會對臺灣社會產生影響與約制效應,凡是走過就會留下痕跡,凡是做過就要付出代價。面對人世現實,雖有多般無奈,但對危機可能浮現,刻意淡化迴避或是視而不見,絕非具有責任感之政治人物與政府組織所應為。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