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專論】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的兩大觀察重點

中共十屆四中全會23日閉幕,四中公報顯示,「十五五規劃」是其中重點,唯一人事調整為中央軍委會升任張升民為軍委副主席。圖/取自新華社
中共十屆四中全會23日閉幕,四中公報顯示,「十五五規劃」是其中重點,唯一人事調整為中央軍委會升任張升民為軍委副主席。圖/取自新華社

劉佩怡/國立金門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主任

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甫於今年10月20日召開,於23日閉幕。中共中央委員會是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的最高權力機構,對外代表中國共產黨,以「中共中央」名義發布政治綱領、方針、決定。所以,一般指稱「中共中央」或「黨中央」,就是指中央委員會。

中央委員會是中共省部級以上的中央領導層,包括正國級、副國級人員,以及省委書記、部長、軍區司令員、省長以上職務者,是中共的核心幹部階層,中全會也因此值得觀察。

為何在四中全會討論五年規劃?

本次四中全會的主要工作是審議《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稿,也就是所謂的《十五五規劃》,為未來五年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確定基本政策方向。但四中全會討論《十五五規劃》,頗為奇特,因為,每一屆中央委員會通常在五年任期內會召開約七次會議,按照中共黨章,中全會每年至少召開一次,而各屆次全會主題各有側重:一中全會是在黨代會結束後隨即召開,主要負責人事安排,包括選舉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總書記,以及中央軍委會成員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主要成員;二中全會討論國家機構領導人名單;三中全會聚焦經濟改革、政策方向;四中全會關注黨建和法治;五中全會審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建議;六中全會通常聚焦於黨的建設、思想整頓、路線總結與領導核心鞏固;七中全會則為下一次黨代會做準備。

換句話說,中共一般在五中全會審議五年規劃,並在翌年的全國人大會議上正式發布,這次卻提前至四中全會審議。

根據中共自1953年實施第一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計畫》以來的慣例,歷屆五年規劃的《建議》草案幾乎都在五中全會審議,僅有一次例外,即1979年十一屆四中全會。當時正處改革開放初期,黨內經濟路線尚未定型,四中全會主要通過《關於加強黨的團結的決議》,但同時為第六個五年計畫啟動調研鋪路。不過,之後具體《六五計畫建議》仍是在1980年的五中全會上,正式審議通過。因此,本屆四中全會提前審議十五五規劃,確實是一個罕見,也是首次提前至四中全會的情況。

究其原因,筆者以為有二:第一,最主要原因是本屆三中全會原本應在黨代會次年召開,即2023年的秋季舉行,最終延遲近一年至去年7月才召開,而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將於今年結束,無法待至2026年的五中全會再行審議。

第二,目前面臨中美貿易戰、關稅戰,國內外經濟壓力大,需提前一次全會布局其所謂「高質量發展」方向。以及,由於多名高階將領與官員落馬,中央委員會與政治局需要重整,進行內部人事與紀律整頓。因此,提前將《十五五規劃》納入四中全會,是一種特殊考量下的調整。不過,由於中共黨章規定「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每年至少召開一次」,因此,有可能出現明年與後年連開三次中全會,或本屆少開一次中全會的情況。

此次全會還有一個觀察重點,那便是軍方與中央軍委會的變化。

軍方貪腐問題未解?

本次四中全會共開除14名中央委員及候補委員黨籍,同時將11名候補委員遞補為中央委員。人數之多,為歷屆少有。被開除黨籍的14名委員,便有8名是軍方將領,超過一半。而有11位候補委員被升任為中央委員,但其中沒有任何軍方人士。

包括政治局委員、軍委副主席何衛東等9名上將,在四中全會前夕便被公布開除黨籍、軍籍。而其中有8名是屬中央委員的上將,在四中全會上被追認開除黨籍。除了何衛東,加上之前軍委李尚福和苗華,中央軍委人數已從7人減為4人;少了何衛東後,政治局委員也將從24人減至23人。

根據23日傍晚中央委員會所發佈的會議公報,何衛東的中央軍委會副主席職位,由火箭軍背景的軍委張升民替代,張升民曾擔任軍委會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而國防部長董軍上任後,則一直未遞補為軍委委員,因此,目前軍委仍只有4人。從以上跡象而論,目前軍方的貪腐問題可能尚在高峰,由一位掌管軍紀的上將擔任副主席,或許可以收得一些震攝效果。

近年來,解放軍在國防現代化方面取得重大進展,但似乎解放軍目前仍陷於貪腐困境中。未來,中國大陸想要打造世界級的一流軍隊,必須先解決軍隊的貪腐問題。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