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表示,若以色列總理納坦亞胡(Benjamin Netanyahu)進入加拿大,他將遵循前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的決定,根據國際刑事法院(ICC)的逮捕令將其逮捕。卡尼同時批評以色列政府阻礙巴勒斯坦建國。
《耶路撒冷郵報》(The Jerusalem Post)報導,當地時間周日(19日),卡尼接受彭博《米夏爾·侯賽因秀》(The Mishal Husain Show)專訪時,主持人侯賽因直接問及是否準備逮捕納坦雅胡,卡尼毫不猶豫地回答:「是的」。談及加拿大對巴勒斯坦建國的立場,卡尼強調:「最終目標是建立一個自由且可持續的巴勒斯坦國,與以色列國和平、安全地共存」。
卡尼責納坦雅胡政府採取行動,明確意圖阻撓巴勒斯坦建國的可能性,「這違反了聯合國憲章,也與加拿大自1947年以來不分黨派的政策背道而馳」。
卡尼承認,美國對加拿大、西班牙、法國、英國及聯合國其他150個國家的立場表示反對,但他強調國際社會的共同目標一致:「我們的共同目標是實現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的和平共存」。
卡尼的表態正值以色列與哈瑪斯(Hamas)達成最新停火協議之際,該協議由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和平計劃促成。目前沒有跡象顯示納坦雅胡或以色列國防部長約加蘭特(Yoav Gallant)的ICC逮捕令會因政治考量、衝突結束或道歉而被撤銷。雖然「轉型正義」的相關討論曾涉及此類可能性,近年已逐漸淡化。
若納坦雅胡在2026年選舉中失去權力,其法律風險可能增加。在某些司法管轄區,現任國家領袖享有豁免權,但卸任後可能失去此保護。雖然ICC上訴庭於今年(2025年)4月對納坦雅胡及加蘭特的逮捕令提出質疑,但案件仍未結案。近期提交法院的法律文件顯示,逮捕令很可能被維持,最終決定可能即將出爐。
卡尼的強硬表態凸顯加拿大在以色列-巴勒斯坦問題上的鮮明立場,與美國等盟友的分歧也引發關注。隨著停火協議的推進及ICC案件的進展,納坦雅胡的國際處境備受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