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14日表示,華府正考慮中止部分與中國的貿易往來,其中包括食用油相關進口,以報復中國拒購美國大豆,為全球兩大經濟體的貿易關係再添新一輪緊張。
綜合路透、法新社、彭博社、財經媒體CNBC報導,川普在他的社群媒體上寫道:「我相信中國刻意不購買我們的大豆,讓我們的大豆農民陷入困境,這是一項經濟上的敵對行為。我們正考慮終止與中國有關食用油及其他貿易往來,作為報復。」他並補充說:「例如,我們完全可以自行生產食用油,根本不需要從中國購買。」
根據美國政府數據,近年美國進口的動物脂肪、油脂與加工油品(包括廢食用油)暴增,主要是因國內生質柴油生產快速成長所帶動。
這場突如其來的貿易戰升溫,發生在民生物價與食品價格持續上漲之際,恐將進一步加重消費者負擔。這是兩大經濟體衝突再起的最新一輪交火。先前,雙方才相互實施新的出口管制與港口費用,而川普也威脅將對中國商品全面徵收100%關稅。
中國近來大幅減少自美國進口大豆,川普認為這是一種談判策略。本月稍早他表示,希望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討論大豆問題,同時也警告美方可能暫停自中國進口的大部分商品。
中國長期是美國大豆的最大出口市場,但這項貿易在過去數月已完全停滯,轉向自巴西與阿根廷進口。美國政府曾承諾提供農民補助,但迄今仍未兌現。與此同時,中國最近從阿根廷大量採購大豆;阿根廷在美國宣布補助之際,取消一項關鍵的大豆出口稅。
川普近來一連對中國頒布針對數十億美元進口商品的關稅命令,宣稱目的是縮小龐大的貿易逆差、重振美國製造業,並打擊芬太尼販運。
在川普這番言論重新升高與中國的衝突後,標普500指數隨即轉跌。就在數小時前,川普與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才都表示,有信心透過持續的貿易談判緩解緊張情勢。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13日接受《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專訪時則痛批北京,指責中國在稀土等戰略領域推行新一輪出口管制,是企圖「破壞全球經濟」。川普則強調,華府「必須對中國保持警覺」。他說:「我和習近平主席關係不錯,但有時會有摩擦,因為中國總想佔別人便宜。當對方出拳時,你就得舉起防禦。」
中國在上周末則指責美國「雙重標準」,抨擊川普再提新一輪關稅威脅。北京14日表示,已準備好「在貿易戰中戰鬥到底」。
多年來,華府與北京關係持續緊張,特別是在川普任內。雙方長期在貿易關稅、科技、人權、新冠疫情起源,以及香港、台灣與烏克蘭等地緣政治議題上存在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