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專論】高市早苗與自民黨的「保守危機」

高市早苗雖被稱作「安倍接班人」,也獲得了安倍執政時期盟友麻生太郎的力挺,卻在選後第一個政治考驗就出現危機。圖/翻攝自CBS News YouTube頻道
高市早苗雖被稱作「安倍接班人」,也獲得了安倍執政時期盟友麻生太郎的力挺,卻在選後第一個政治考驗就出現危機。圖/翻攝自CBS News YouTube頻道

武成/翻𨍭教育與行動學習學會特約研究員
 
日本眾議員高市早苗當選自民黨總裁(黨魁)後,國會原訂在10月14日的首相選舉卻被迫延後。高市早苗雖在選後第一場記者會便表達,首要目標是整合公明黨,結果竟是公明黨以不滿自民黨「企業政治獻金」為由,宣示退出結盟26年的聯合內閣。消息一出震撼日本政界,接下來自民黨與在野黨的鬥爭會每天上演。這不是高市早苗個人的失敗,而是國際環境引發的日本內部政治結構崩解。
 
自民黨瞧不起公明黨
 
公明黨批評自民黨的企業奶水,當然是假話。公明黨不滿高市將安倍派「五領導」的大老萩生田光一高升為代理幹事長,輔佐高齡72歲的前財務大臣鈴木俊一。鈴木俊一何許人也?他是麻生太郎的小舅子,而麻生又是這次高市當上首相的最重要推手。幹事長手握選舉經費跟提名,「麻生—高市」體制有意扶正已經解散的安倍派,再造黨內最大派系,目標是下次眾院選舉。

公明黨跟自民黨合作了26年,即便在自民黨2009年至2012年在野期間,兩者也沒有鬧翻。這次罵自民黨金權政治,根本原因是與高市早苗之間沒有政治互信。公明黨的比例代表名單需要自民黨支持,換取特定選區支持自民黨候選人,沒有政治互信,這個玩法當然在「麻生—高市」體制下走不下去。
 
高市早苗反證自己不是安倍接班人
 
高市雖被稱作「安倍接班人」,也獲得了安倍執政時期盟友麻生太郎的力挺,為什麼在選後第一個政治考驗就出現危機?知情人士指出,高市早苗從政生涯轉變得太大。30年前高市參選眾議員時,還跟所謂的「保守、極右」路線扯不上關係,後來因為要獲得前首相安倍晉三支持,成了靠攏的「保守、極右」政客。

高市不是派系中人,這次在麻生太郎操盤下,在黨內第二輪投票勝出,就連麻生都承認這是一場政治豪賭。兩人是一個非常脆弱的聯合,連黨內都擺不平,更遑論去開疆闢土整合各黨派。
 
自民黨內希望高市轉向中道保守而非極右
 
知情人士認為,「親美、保守主義」是1955年自由民主黨創黨以來的傳統意識形態,但隨著美國總統川普第二任至今,改變了日美的分工,日本被迫負擔更多責任和義務,「親美、保守主義」未來怎麼走下去,政界不乏懷疑的聲音。自民黨無視這樣的改變,繼續以「極右」包裝高市,造成自民黨的發展危機。

眾議院首相選舉過半需要233票,目前自民黨只有196票。如果在野黨團結一致,可能出現新的政治版圖。現在呼聲最高的是眾院有27席的國民民主黨黨魁玉木雄一郎。即便其他小黨認為玉木是可以接受的人選,不過玉木本人既沒有魄力整合在野黨,也沒有下定決心要當首相。玉木是一個想討好右派,又想討好左派的政客,卻到處以「政策優先」、「政策本位」來唬弄大眾的表演家,研判最終被自民黨收編、倒向自民黨也不無可能。
 
日本政局可能的三種情形
 
依照現階段的演變,日本政局可能出現三種情況。第一是所謂「總總分離(そうそうぶんり)」,即自民黨總裁和日本首相分別由不同人擔任。在此情況下,現任首相石破茂繼續擔任首相,自民黨繼續在國會設法建立過半的執政聯盟;第二個可能性是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148席次)與第二大在野黨日本維新會(35席)合作,並加入公明黨(24席)或是國民民主黨(27席),即可躍升國會多數黨,指定新首相;第三個劇本是自民黨以196票硬將高市早苗推舉為少數首相,但因為沒有過半,隨時都有內閣不信任案的風險。

永田町目前每秒都在上演政治交易,最後的劇本尚無法預測;但可以預期的是,今後自民黨內部的權力結構將出現改變。能夠靠自身實力當選眾議員的,將繼續握有自民黨「保守、中道」意識形態的最大話語權;此外的組成便是必須依靠自民黨組織力量,才能保住席次的政治世家和地方型從政者;第三則是加入新興保守政黨的議員。後兩者有可能逐步向極右勢力靠攏。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