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溢誠專欄】台灣需要安全對話的對象是大陸

何溢誠/台灣青年聯合會董事長

2025「台北安全對話」8日登場,多名重量級來賓與會共同針對區域局勢與台海防衛發表演說。澳洲前總理莫里森更是獲邀參與專題演講的座上賓,曾身為印太局勢決策者的他認為,台灣已在強化防衛上取得進展,包括自製飛彈、沿岸防禦、無人機系統等,但仍需更大幅度提升自製能力與關鍵基礎設施的防護,同時他也強烈建議,台灣必須強化太空領域的韌性,包括備援衛星系統、反干擾能力、地面站機動性與反衛星防護等,必須具備在戰事初期72小時內重創敵軍的能力。

莫里森確實言之鑿鑿,然而他所列舉的那些需要更高的國防投入、跨黨派團結,以及與盟友的更緊密合作。撇開朝野綠、藍白對立不說,其它也是目前台灣並不全然具備的條件,更遑論在戰事初期72小時內重創敵軍。

美國國防部印太安全助理部長提名人約翰·諾揚言,台灣面臨生存威脅,軍事預算應增至GDP10%,等於83%左右的總預算都放在國防預算上,不僅淘空國庫,如此嚴重的排擠效應,那醫療、教育、衛福、經濟、文化等事情都不用做?再看看大陸93閱兵的陣仗排場,其綜合國力與軍事實力之強大已不容小覷,亦有相當程度反介入與區域拒止能力。解放軍機艦越過海峽中線,突破防空識別區就像在「走廚房」,要對台灣進行圍島封鎖,是輕而易舉的事,台灣可有窮兵黷武與大陸進行軍備競賽的本錢?

國防安全研究院董事長霍守業致詞時表示,中國與其他威權政權加強勾連,形成所謂的「動盪軸心」,台灣處於這場挑戰的核心,地緣戰略上是第一島鏈的關鍵支點,科技上擁有全球最先進半導體產業以及生態系,而政治上更是民主價值的燈塔。一旦台海爆發衝突,絕非只是區域危機,而是會演變成全球性危機,所以「台海有事,全球就有事。」這番話未免把台灣抬得太高,往自己臉上貼金,恐怕到最後日本沒事、美國沒事、全球沒事,只有台灣有事!

這不是在自潑冷水,而是要認清現實、自立自強,不然就只能自生自滅。川普政府的「戰略收縮」已是現在進行式,美媒《外交家》雜誌近日報導,即將公佈的美國「2025國防戰略報告」,警告包括台灣在內的有關方面不應對美國人要求過高,美軍將不直接出兵協防台灣,而是由日本、韓國、澳大利亞、菲律賓等發揮更積極作用,美軍將以遠距離援助為主,避免直接跟解放軍發生軍事衝突。

這顯然是美國正在完善針對台海危機的因應策略。既然美軍絕對不能親自下場,那麼就要讓盟友沖在前面、充當炮灰了。如果盟友也不願上,那就只能靠武裝民進黨、引爆台海了。我們要逆向思考的是,花那麼多錢跟美國軍火商買那麼多武器,將自己打扮成刺蝟,把台灣打造成彈藥庫、地雷島,就能整合嚇阻、維護和平?

這種對話並不會給台灣帶來安全!看看俄烏以及中東衝突,一旦輕啟戰端就很難恢復和平,人道災難、生靈塗炭,經濟衝擊、財產歸零。台灣人民為何非得為了民進黨的台獨堅持承受這些不可?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