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戰場勝負已定?美國擁護化石燃料走回頭路 彭博:中國會是終極贏家

大陸截至今年7月的綠能出口額大贏美國化石燃料出口達400億美元。圖為內蒙古的陸上風電項目。 圖/取自新華社
大陸截至今年7月的綠能出口額大贏美國化石燃料出口達400億美元。圖為內蒙古的陸上風電項目。 圖/取自新華社

中美在能源出口市場上角力不斷,全球能源智庫「Ember」指出,中國截至今年7月的綠能產業出口額達1200億(美元,下同),超過美國化石燃料出口額的800億元,中國正領導世界綠色能源成長浪潮,彭博報導更稱「中國將會是能源市場的贏家」。

報導指出,美國希望世界向其購買化石燃料,中國則積極向全球輸出綠能技術,Ember數據分析師葛拉漢(Euan Graham)表示:「儘管綠能技術價格大幅下跌,中國的出口額仍創紀錄新高。」美國能源情報署(EIA)數據也顯示,2024年美國石油出口創歷史新高,但仍落後中國綠能出口額約300億元。

葛拉漢稱,太陽能電池板的價格正在下跌,儘管中國8月的太陽能出口收入遠不及2023年3月的高點,但4.6萬兆瓦的電容出口量仍創紀錄新高。

同時,美國總統川普透過放寬監管措施提升石油與天然氣產量,並打壓綠能產業。然而,中國對新興市場的出口額正快速增長,今年出口的電動汽車中,超過半數銷往OECD以外的國家和地區。

報導指出,中美在各自優勢領域皆產能過剩,每年創造數十億元出口收入,儘管美國想藉化石燃料與低碳產品獲取更多收入,但中國綠能出口量持續成長,在其他國家的影響力更進一步擴大。

英國綠色能源供應商Octopus Energy執行長傑克森(Greg Jackson)直言:「出口綠能就像硬體,購買後可在未來二十年持續發電;但天然氣不同,用完即空」。

Ember分析指出,全球綠能發展存在不平衡現象,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正領導綠色能源的成長浪潮;反觀富裕國家如美國與歐盟,電力生產反而比以往更依賴化石燃料,如今中國新增的太陽能與風力裝置容量超過全球其他國家總和,使再生能源增速超越國內用電需求成長,並使化石燃料發電量下降2%。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