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艦夢碎?海鯤遲未潛航 黃曙光辭職、內部黑幕逐一曝光

海鯤號潛艦傳出整合出現問題(資料照)。圖/取自台船官網
海鯤號潛艦傳出整合出現問題(資料照)。圖/取自台船官網

國造潛艦(IDS)海鯤號潛艦進度延宕,又有前專案小組召集人黃曙光請辭國安會諮委獲准,引發外界對IDS案的質疑。立場相異的前海軍人士口徑一致指出,海鯤艦遲遲無法潛航測試,是系統整合出了大問題。

國造的海鯤潛艦,上一次出海浮航測試,距今已經快要超過3個月;而在9月初,移泊到測試碼頭後,便沒有進一步相關動作。這也變相證實,海軍和台船公司,原先要在九月完成所有海測的目標,已經無法達成。因為潛航測試,尚未進行,也代表試射魚雷等等的作戰測評項目,也還無法執行。這也讓外界高度質疑,今年11月,海鯤潛艦,是否還能依照合約,如期如質交付給海軍。台船高層日前已公開證實,國造海鯤潛艦的海測所有項目,已難在9月以內完成。

台北航太展上,跟著台船「奮進魔鬼魚」無人艇的光學鏡頭從海面遠眺,高雄港的91號碼頭上,國造潛艦「海鯤」靜靜靠泊,等待下一步海測節點。這艘潛艦的海上試驗,正進入關鍵階段;然而,能否如期完成潛航驗證,仍有不少技術與時程上的考驗。

逢甲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紀東昀表示,「之前沒有到位的裝備,最近已經陸續裝上去,所以這次在91號碼頭停留時間會比較久。」官方也透露,海鯤已完成多項系統校正與水密檢測,接下來將分階段先做浮航,再執行淺海到深海的潛航測試。

海軍參謀長邱俊榮,在9/16的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回覆媒體提問,指出「海鯤目前已完成各系統裝備的效能修正,還有水線以下的水密測試與水下裝備檢整,將依節點先實施浮航測試;在達到潛航條件且安全無虞後,會進行潛航測試」。

而在近日,台船高層也曾公開表示,在展開真正的潛航試驗前,至少還會再做一次浮航,意即原先期望在9月內完成所有海測項目的目標,已不太可能達成。

海軍退役上校郭璽,曾被黃曙光聘為顧問,參與IDS計畫。郭璽說,黃曙光請辭,代表終於被現任海軍司令唐華氣走;前總統蔡英文力挺、黃曙光推動的海鯤號,「如今被賴清德任用的唐華玩完」。

郭璽宣稱,海鯤艦的整體載台管理系統(IPMS)有問題,下潛攸關數十條人命,所以不敢測試。例如戰鬥系統指令無法傳給魚雷管,南韓來了三批工程師都無法解決。他也表示,國防部呈報後續艦預算2800億元,但當初是7艘一起報價,後來改為先造兩艘,廠商要求重報,結果只能買原先不到6成的裝備;賴清德也不敢要求追加4成預算,因為國民黨不會答應。另位海軍退役上校黃征輝,曾與郭璽合作,後來鬧翻。黃征輝質疑,黃曙光待遇比照部長,若非迫於外力,不應此時請辭。

海鯤7月3日結束浮航測試,回港立即進塢長達61天,如此罕見狀況,顯示問題嚴重;如今台船總經理承認,9月不可能完成海試,外行人也看得出困境。

黃征輝說,台船從未建造潛艦,系統整合能力不足,必須依賴技協。但先前聘的直布羅陀GL與南韓SI兩家公司,不僅名不見經傳,甚至從三年前韓籍顧問披露的錄音檔,顯示一個是詐騙集團,一個使用假資料。台船明知被騙,卻不敢說出實情。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