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鏟子超人投入救災 行政院公布四點提醒

正逢教師節連假,各地志工持續湧入花蓮協助救災。圖/中央社
正逢教師節連假,各地志工持續湧入花蓮協助救災。圖/中央社

花蓮光復鄉日前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造成大規模溢流,重創市區並引發慘重災情。在全台各地的救援力量陸續進駐後,災區已由緊急搶救階段轉為災後復原與重建。面對大量的淤泥清理挑戰,行政院於27日宣布暫停物資募集,並呼籲大眾以人力支援為主,同時提供志工重要資訊,確保救援行動能順利進行。

行政院呼籲暫停物資募集 志工投入人力為主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感謝全國民眾的慷慨解囊,目前災區物資供應已相當充足,因此暫停募集。

李慧芝特別指出,由於大量的淤泥清理工作需要大量人力,適逢教師節連假,許多民眾自發性地帶著鏟子前往光復鄉,被網友譽為「鏟子超人」,展現了人性的溫暖與力量。

為有效整合志工人力,行政院發出四點提醒,分別是「人力資源優先」、「志工報到點」、「重要地圖資訊」以及「垃圾與淤泥清運」。

行政院指出,由於物資已足夠,現階段更需要志工投入現場清理。目前,光復車站前已設立志工分配站,每日上午8點至下午4點開放登記與協調,並提供接駁、工具與飲水。

行政院也提醒,志工可參考官方發布的災後地圖,了解臨時救護站、加油站、便利商店等重要據點位置。此外,災區淤泥與垃圾有專門的暫置場,需要清運協助可撥打1999聯繫花蓮縣環保局。

民間力量整合資訊 打造「救災資源整合包」

除了官方協調外,民間也展現了強大的自主力量。壽豐居民凱倫在協助救災過程中,發現各物資站之間缺乏橫向聯繫,容易造成物資不均衡。為此,當地居民合作創建「光復鄉-救災資訊整合」地圖,並彙整了「救災資源整合包」與「花蓮光復鄉-救災志工/物資募集資訊總表」,提供給所有參與救援的民眾。

當地居民指出,這份地圖整合了多項重要資訊,包括災區內外交通狀況、身心醫療站及幼兒資源站位置、供水站與廁所地點還有需要志工協助的區域。

凱倫表示,這份整合包希望能讓救災行動更加順暢,也向所有支持的夥伴表達感謝,並要向志工喊話「請記得要好好照顧自己,好好吃飯、好好睡覺、然後記得多喝水,一切都會好的」。

不受政治紛擾投入救災 感動日學者

此外,長期觀察台灣政治的日本政治學者小笠原欣幸指出,雖然災後,中央政府與花蓮縣政府之間互相指責,但這種政治口水在台灣早已見怪不怪,令他感動的是,政治紛擾並未澆熄民眾互助的熱情。

小笠原欣希指出,不論親赴災區的志工或在各地透過捐款、捐物資提供支援的善心人士,都讓他看見台灣社會的強大韌性。

小笠原欣希表示,因洪水夾帶大量泥沙,後續重建會比一般災後更費時費力,所以金錢援助可能比物資更實用,對受災戶來說,持續的捐款支持將是最直接且有效的幫助。

前退輔會主委李文忠則說,怎麼也沒想到光復車火車站湧出那麼多人,且人人自備鏟子、水桶、各式工具,準備幫忙救災。

李文忠說,他聽到一對父子平時分居桃園、汐止,但居然在災區巧遇,因為父子都到災區幫忙,真是感人。都說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這就是台灣人的善良、熱情及行動力。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