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潰堤非溢流!」光復災民淚訴滅鄉 搜救人員嘆:像回到莫拉克災區

花蓮光復鄉居民指家門口被大量垃圾堵住,崩潰求援。圖/取自「花蓮同鄉會」臉書社團
花蓮光復鄉居民指家門口被大量垃圾堵住,崩潰求援。圖/取自「花蓮同鄉會」臉書社團

強颱樺加沙帶來豪雨,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下午潰流,洪水瞬間淹入光復鄉,房舍、街道全被泥水覆蓋,災情慘重,該起事件更釀成17死,居民形容光復鄉遭「滅鄉」,比當年的高雄小林村還慘。屏東縣消防局搜救人員形容:「每走一步就被泥巴黏住,走100公尺要掙扎20到30分鐘」,現場宛如16年前莫拉克颱風後的林邊災區;也有居民發文求助,指「全光復的垃圾都沖到家門口」,垃圾堆積如山、堵住出入口,甚至開始腐爛發臭。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24日下午4時進行第11次工作會報時,消防局指出,失聯人數由152人修正至17人大幅降低,消防局表示,因原先失聯的民眾陸續聯繫上,或是受困獲救,因此瞬間人數降低至17人。目前最新數據為17人死亡、17人失聯、32人受傷。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嚴重災情與傷亡,24日從高處眺望光復鄉,可見大片泥沙、土石漫流。圖/中央社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嚴重災情與傷亡,24日從高處眺望光復鄉,可見大片泥沙、土石漫流。圖/中央社

在洪水退去後,昨日已有民眾開始清理家園,住在光復鄉公所旁的林姓民眾表示,「鏟了一整天的泥,就像沒鏟一樣」,大量泥沙漫過機車及居家物品,他與妻子只能先吃泡麵與善心人士送來的麵包果腹;也有婦人淚訴,看到家園被毀「我們光復人該怎麼辦?」她更氣憤地說,從災情來應該是「潰堤」而非「溢流」。

來自光復鄉大平村的張小姐抱著年幼孩子向行政院長卓榮泰求助,部落道路被淤泥掩埋,家門推不開,許多人只能受困2樓下不來,「現在最需要的是大型機具先進部落,把淤泥清掉,物資與救難才能順利送進」。張小姐也表示,她身無分文,車子被沖走,錢包、身分證皆遺失,她更擔心,現場有許多小孩需要奶瓶與物資,「我們真的很急切,很需要幫忙」。

花蓮縣平地原住民議員蔡依靜指出,23日晚上部落多數族人只能自發性組織撤離與安置,資源並未及時到位,呼籲中央應加快腳步,將族人撤離到更安全的地點。她直言,這場災難赤裸顯現地方防救能量的不足,「沒有及時支援,資源明顯缺乏,族人只能靠自己撐」。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洪水沖斷橋梁,光復鄉部分地區淹水災情嚴重。圖為24日光復市區街道一片狼藉。圖/中央社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洪水沖斷橋梁,光復鄉部分地區淹水災情嚴重。圖為24日光復市區街道一片狼藉。圖/中央社

一名楊姓網友也上網發文表示,自己也是光復人,阿姨家的門口現被大量垃圾堵住,「希望看到的相關人士可以幫忙協助處理,我知道大家都在忙著救援,辛苦大家,希望早日重建,加油」。該則貼文引來同為鄰居的網友留言指出,她家也同樣受到影響,「希望有關單位能協助處理,因為垃圾已經開始發臭了」。

現場志工則表示,洪水退去後環境會變潮濕,若垃圾長時間堆積,恐滋生細菌引發傳染病,呼籲清理時務必注意防疫,並盡快出動山貓、垃圾車等大型設備加速清運,避免二次災害。也有人提醒,目前救援仍以搜救失聯居民為主,清運工作恐需待救人告一段落才會全面展開。

另外,當地連鎖賣場也被泥水沖毀暫停營業,卻看到許多民眾提著袋子,直接進到裡面拿物資,還有人爬上櫃台拿菸、酒等高價商品,受災民眾說,因為家中沒有物資才到連鎖賣場拿取。對此連鎖賣場也發聲明呼籲,針對店內商品進行遮蔽管理並拍照存證,請民眾不要擅自進入門市取用物品,以免造成秩序跟安全疑慮,後續將配合花蓮縣府救災,配送物資到收容中心。

不少當地網友表示,「到現在都沒看到總統」、「慈濟在哪裡」、「台灣沒光復是民進黨說的」、「看了心酸,垃圾都往這裡過來,房子農田變成垃圾場」、「這是天災,趕快救災才對,不要再甩麥走人,這不是做秀的地方」、「辛苦了 各方應該都有動員,星期六日人力會比較多」、「沒受過災難懂我們親人的痛苦嗎?你家全是垃圾你受得了嗎?不要在網路上講政治、講幹話,我們是要解決問題和重建家園」。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溢流,大水沖進鄰近鄉鎮,24日光復鄉敦厚路持續有淤泥與泥水,災民無奈,不知從何清理。圖/中央社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溢流,大水沖進鄰近鄉鎮,24日光復鄉敦厚路持續有淤泥與泥水,災民無奈,不知從何清理。圖/中央社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