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是交通安全鐵律,但浙江杭州一名男子卻心存僥倖,酒後使用所謂「智駕神器」躺在副駕駛座睡覺,任由汽車自動行駛近20分鐘。最終他因危險駕駛罪被判刑並罰款,案件也引發社會對智能駕駛安全風險的高度關注。
據杭州市臨平區檢察院公開資訊,案情如下:9月13日凌晨2時許:警方接獲群眾報案,一輛小客車停在馬路中央並打著雙閃,阻礙後方通行。現場發現副駕駛座上有男子酣睡,主駕駛座則空無一人。
監控回放顯示,該男子王某某於9月13日零點半駕車進入某小區,凌晨1點17分離開後不久,從主駕駛位挪到副駕駛位休息。其間,車輛在高架橋行駛近20分鐘,直至1點38分才停下。當日凌晨3點11分,警方抽血檢測,王某某血液中乙醇含量達114.5mg/100ml,屬醉酒駕駛標準以上。
《人民日報》指出,王某某購買的車輛僅搭載L2級輔助駕駛系統,本應要求駕駛人隨時監控並操作。一旦雙手脫離方向盤超過2分鐘,系統會發出警告並自動退出。
然而,王某某為了「解放雙手」,在方向盤上安裝網購的「智駕神器」,欺騙系統以為駕駛人始終握住方向盤,從而實現無人駕駛狀態。據《新京報》調查,此類配件在多個電商平台仍能輕易購得,部分商品銷量過百,商家甚至提供安裝與駕駛示範視頻。
檢方指出,根據大陸《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L2級以下的輔助駕駛必須「人機共駕」,駕駛人需對行車安全承擔首要責任。王某某在醉酒狀態下違規操作,嚴重危害公共安全。
法院審理後,以危險駕駛罪判處王某某拘役1個月15日,並處罰金4000元人民幣(約合1.7萬新台幣)。考慮到其2024年已有一次酒駕行政處罰,從重處理。
臨平區檢察院表示,將會同相關部門加強對「智駕神器」的技術監管與市場整治,並推動普法教育。交警亦提醒:智能駕駛不是「自動駕駛」,使用輔助系統仍需人類全程監管。無論生產、銷售還是使用此類違規裝置,都可能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根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數據(2024年通報),近年大陸涉「智能駕駛誤用」事故頻發,多數原因是駕駛人錯將L2或L2+級別的輔助駕駛誤認為「自動駕駛」。專家提醒,真正具備完全自動駕駛能力的L4或L5級技術尚未大規模商用,過度依賴輔助系統等同於將生命交給「幻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