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紐約舉行的第79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中,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23日發言時表示,中國作為「強大的國家」,在烏克蘭危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並稱「俄羅斯完全依賴中國,中國必須迫使俄羅斯停止軍事行動。如果沒有中國,俄羅斯什麼都不是,但很多時候中國保持沉默」。
對此,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2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指出,中方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的立場一貫「光明磊落」。他強調,自危機爆發以來,中國始終秉持客觀公正的立場,堅持勸和促談,推動政治解決,相關各方對此「心知肚明」。
郭嘉昆表示,中方從未向衝突拱火,而是積極推動和談,包括提出《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並多次派遣特使穿梭外交,與俄羅斯、烏克蘭及歐洲多國保持溝通。他重申,中國不是衝突的當事方,沒有製造危機,更不應被強加責任。
外界注意到,澤倫斯基此次在聯大上的講話,將矛頭直接指向中國,與此前他對中國角色的「謹慎表述」有所不同。有分析認為,這與烏克蘭戰事膠著、西方軍援不確定性增加有關。根據《路透》報導,美國及部分歐洲國家近期在軍援規模與持續性上出現爭議,使基輔尋求更多第三方壓力來源。
自2022年俄烏衝突全面爆發以來,大陸多次重申「政治解決」主張,反對任何針對平民與基礎設施的襲擊,並強調各方應尊重彼此的合理安全關切。2023年,中方向包括沙烏地阿拉伯、瑞士等多國舉辦的烏克蘭和平會議派員參與,雖未簽署聯合聲明,但表明「保持溝通渠道」的態度。
目前,戰事仍在東部與南部地區持續,烏克蘭方面希望中國對俄羅斯施加更大壓力;而大陸則強調自身角色是「勸和者」,不會參與陣營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