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社論】雙城論壇生變    仇恨遮蔽理智

預定9月25日在上海舉行的雙城論壇突然喊卡,震撼兩岸,圖為去年在台北舉行的論壇,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圖/北市府提供
預定9月25日在上海舉行的雙城論壇突然喊卡,震撼兩岸,圖為去年在台北舉行的論壇,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圖/北市府提供

主筆室/梅花媒體集團

雙城論壇原訂25日起在上海舉行,22日傳出臨時喊卡,震撼台海兩岸,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第一時間表示「意外、遺憾」,甩鍋台北市政府,甚至影射中國因素,其實幕後真正原因昭然若揭,這一切只是再度證明了民進黨政府反中仇恨遮蔽了理智,無視多數民意支持兩岸應該交流溝通。

台北上海雙城論壇於2010年7月首發,民進黨2016年再度執政,兩岸官方溝通管道中斷,「雙城論壇」仍能維持不墜,並提升為兩岸之間層級、能見度最高的溝通對話平台,唯民進黨政府視為眼中釘,刁難、「穿小鞋」從未中斷。今年輪到上海舉辦,台北市長蔣萬安原定25日率團前往,將與上海簽署「河岸治理」及「職業技能培訓」兩項合作備忘錄(MOU),但北市府在出發前3天臨時宣布延期,理由是中央部會「審查進度沒有想像中的順利」。

蔣萬安對於雙城論壇非常重視,一再強調除了檯面上儀式性的互動交流外,更應有創意,有具體、實質計畫與成效,假若關鍵的MOU出現變數,論壇就流於形式化、空洞化,因此,寧願決定暫緩實施,也不要倉促行事。可以確定的是,台北與上海都希望雙城論壇能順利舉行,絕不可能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讓論壇破局。

雙城論壇羅生門  真相自在人心

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則在第一時間回應,移民署22日就要對台北市訪問團發證,「什麼原因臨時決定暫停不是很清楚,我們相當意外,也有點遺憾。」次日又加碼說明,對於「雙城論壇」的舉辦,中央政府只有積極協助,絕無阻撓。

梁文傑說,陸委會沒有刁難、沒有阻撓、全力協處,看似冠冕堂皇,但陸委會提出的「4個提醒」:訪團在陸期間行程及交流活動、與陸方簽屬的文書如合作備忘錄等,應秉持對等尊嚴原則,遵守政府兩岸政策及相關交流規範;訪團在陸從事交流,應聚焦於市政交流,避免涉及事屬中央等事項,譬如兩岸觀光等議題;訪團在陸期間,不得參加中共三個八十周年等相關統戰活動;訪團倘有增加安排會晤陸方官員等行程,應依規定事先申報,就宛如壓縮訪問團的4條紅線,程度甚至超過技術性干擾。

除了撇清自已的責任,甩鍋台北市政府,陸委會還暗示,「論壇」延辦是否有其他原因,陸委會不得而知,倘若市府與陸方溝通出現問題,應該讓政府與國人知道。民進黨立委沈伯洋同時配合演出表示,雙城論壇被暫停很大的一個因素一定是「中國因素」。綠營刻意製造台北與上海之間的矛盾,用心險惡,企圖見縫插針,進一步堆疊國人對中共的敵意與仇恨值。

川普2.0美中關係快速進展,雙方對有效處理台灣問題可能已形成默契;美國對台灣態度冷漠,台美關係急凍;川普對等關稅及開放市場壓力逐漸釋放,台灣失業率與無薪假人數都創新高;大罷免撕裂社會,賴清德政府更形弱勢,嚴格來說,改善兩岸關係是當前台灣唯一可以操之在我的出路。

但賴政府高估自己仍可壟斷、主導兩岸關係發展,繼續抱持兩岸交流就是統戰的思維,使雙城論壇遭技術性卡關。對於陸委會稱「職業技能培訓」MOU「絕無已讀不回」,北市勞動局拿出審查時序打臉,8月28日送中央後至今未獲勞動部回文,陸委會曾口頭要求修改,最終也無公文可依。

雙城論壇這次無法順利舉行,在在暴露出,民進黨與賴清德政府在經歷「大罷免、大失敗」之後,無視「抗中保台」神主牌已經失靈的事實,依然一意孤行,繼續反中、抗中、仇中路線,甚至變本加厲,但地方政府在主流民意鼓勵與支持下,展現了更大的自主性,不願任憑民進黨政府擺佈。

無視最新民意 賴政府變本加厲

最新民調顯示,六成三台灣民眾不滿意賴清德總統的兩岸表現,八成八認為兩岸應維持溝通;多數美國學者專家也主張透過溝通管道,才能管控兩岸發生衝突風險。BBC評論分析都認定,雙城論壇舉辦前三天突然宣布延期「很不尋常」,傳遞出賴清德政府的政治訊號,也是兩岸關係的「小冰點」。

到目前為止,面對外部新形勢、內部最新民意,賴清德總統及賴政府的政策與行動沒有任何修正、調整的跡象,雙城論壇出現小冰點是兩岸關係加速惡化的縮影。兩岸透過交流溝通,台海維持和平穩定才是民之所欲,今年舉行雙城論壇的機會之窗尚未關閉,呼籲賴政府審時度勢,真正做到沒有預設條件的「無刁難、無阻撓、全力協處」。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