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台北航展露端倪 台灣已成無人機生產和運用大國

根據國防部的統計,未來幾年需要約5萬架無人機,圖為勁蜂二型攻擊無人機。圖/記者楊俊斌攝
根據國防部的統計,未來幾年需要約5萬架無人機,圖為勁蜂二型攻擊無人機。圖/記者楊俊斌攝

2025台北航太國防展18日開幕,中科院與加拿大廠商AirShare簽署合約,協議整合Overwatch Interceptor系統,將針對中科院自研反制無人機系統(CUAS)結合雙方技術優勢,導入該公司低成本彩帶式火箭彈系統的「硬殺」攔截手段,再加上可攻擊、偵搜和指揮的各種無人機,台灣已經成為各種無人機和無人系統的生產大國。

根據國防部的統計和說法,未來幾年需要約五萬架無人機,以及一千艘各式無人艇,以應付國防政策上的各種需求。

從航展展出的內容分析,除了美國廠商的產品之外,台灣廠商的產品都是有完整的配套和智慧財產權,沒有紅色供應鏈的問題,也就是說,萬一真有戰爭的情況發生,台灣可以自己生產製造。另外,台灣方面也透過合作關係,積極引進國際組織的新科技,隨時更新換代。

台北航展展出的無人機掃雷系統。圖/記者楊俊斌攝

台北航展展出的無人機掃雷系統。圖/記者楊俊斌攝

中科院長李世強中將與AirShare執行長惠特克(Rick Whittaker)簽署Overwatch Interceptor系統整合協議, 將結合雙方技術優勢,在中科院CUAS基礎上導入具降落傘功能的低成本彩帶式火箭彈系統,精準施放彩帶絲纏繞無人機螺旋槳失去飛行能力「硬殺」,再搭配降落傘功能使無人機緩降,同時以最經濟方式及最安全的回收方式保護國軍部隊及關鍵重要設施安全。

中科院電子研究所所長洪國洋說,針對跟加拿大彩帶式火箭結合,因為自己開發的UDS是採開放式系統架構,不管是針對感應器或主動反制的機制,都會來做順利結合。

台北航展展出的彈簧刀300型無人攻擊機。圖/記者楊俊斌攝

台北航展展出的彈簧刀300型無人攻擊機。圖/記者楊俊斌攝

由於無人機威脅目標越來越多元,現階段用軟殺手段對部分無人機威脅無法防護。最重要的是A商產品具備降落傘功能,為配合國家國土防衛韌性需求,很多關鍵基礎設施(CI)都有建置需求,因此希望透過此系統降低擊落無人機在都市人口密集區可能造成的傷害,且這型火箭彈價位低。

他指出,預計今年底就會在九鵬與中科院無人機防禦系統UDS整合,並進行實彈演練,確認整個完成後,就會配合國土辦為CI建置無人機反制系統的需求,建立具備共同圖像、區域聯防、平戰轉換及主動防禦的架構,C2的指管系統由中科院負責整合,所有硬體、雷達等則與通過認證的廠商合作,透過中科院上層的C4SIR聯合指管,就可以在各部會建設整體CI共同圖像,甚至進一步與國軍整合,達成全國CI共同圖像,讓國軍可以協防,達成平戰轉換目標。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