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黨將於10月18日改選黨主席,領表登記時間自9月15日至19日展開,目前已有立委羅智強、前立委鄭麗文、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等人領表,前台北市長郝龍斌等人已表態參選,不包含可能參選的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已有八人確定參選。根據QuickseeK快析輿情數據庫近兩周觀察,羅智強、鄭麗文及郝龍斌形成「三強鼎立」的局勢。
羅智強在整體聲量上明顯領先,累積超過8.3萬則相關討論,憑藉與黃暐瀚、邱議瑩的爭議事件成功出圈,吸引藍白選民關注。然而,因爭議性高,也引來綠營支持者大量批評,導致好感度表現下滑。
鄭麗文的粉絲團互動熱度高,總聲量約5萬則。她主打世代交替與改革,獲得不少年輕藍營支持者讚賞,形象鮮明。不過部分網友擔心其性格強勢,未必有利於黨內整合。
郝龍斌在8月下旬之前聲量偏低,但在正式宣布參選後,聲量迅速竄升至3.8萬則,並一度超越羅智強。然而,不分藍綠的網友多質疑「老一輩再戰」的合理性,導致好感度受限,顯示即便獲得黨內大老支持,仍難獲年輕世代認同。
趙少康自表態參選後,除當日獲得媒體報導外,後續聲量逐漸下滑,僅略高於張亞中;張亞中在本次輿情分析中總聲量約1.7萬則。
快析數據顯示,藍白合(41%)、黨內團結(26%)與年輕世代(23%)是討論熱點,兩岸議題僅占10%。由於藍白合與黨內團結是所有候選人共同主張,候選人之間差距不大,能否在「世代交替」與「全國性議題」上突圍,將成為關鍵。
整體而言,羅智強以高聲量居於領先,鄭麗文則憑藉世代交替議題獲得青年支持,郝龍斌雖有黨內資源,但面臨好感度不足的挑戰。未來隨著選舉逼近,誰能掌握全國性話題、並在藍營內部整合成功,將是決定勝負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