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陷京華城案,目前短暫重獲自由,但該案一直被外界詬病是「政治與司法迫害」,台灣民意基金會發布最新9月民調,其中賴清德的感情溫度大幅下跌,落後於剛交保的柯文哲。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對此直言,賴清德墜入民意冷宮,而柯文哲的支持者不但沒散去,甚至更凝聚,他的氣勢還在,社會基礎仍雄厚,只要官司不出大問題,未來在台灣政壇仍將呼風喚雨。
民調指出,感情溫度為「如果用0度到100度來表示對政治人物的好感與反感,0度表示最冷,最強烈的反感;而100度表示最熱,最強烈的好感;50度表示沒什麼感覺,既無好感也無反感。」
結果顯示,32.5%對賴清德的感情溫度是51度以上,22.5%沒有感覺,40.6%對他的感覺是49度以下。換言之,最新民意顯示,20歲以上台灣人中,約3成3對賴清德有好感,4成1反感,2成3無感。換句話說,討厭他的人比喜歡他的人還多8.1個百分點。
游盈隆指出,從平均溫度來看,20歲以上台灣人對賴清德的感情溫度是43.34度。這樣的溫度,代表台灣社會目前對賴清德的整體感覺是某種程度失望的、氣憤的、討厭的。也顯露台灣社會對上任16個月的賴清德的整體感覺開始趨向失望、負面與具爭議性。這對一個期盼勵精圖治的新任總統絕非好消息。
而柯文哲方面,34.6%民眾對柯文哲的感情溫度是51度以上,29.3%沒有感覺,29.7%對他的感覺是49度以下。換言之,20歲以上台灣人中,3成5對柯文哲有好感,3成反感,2成9對他無感;喜歡柯文哲的人比討厭柯文哲的人多4.9個百分點。
游盈隆表示,從平均溫度來看,台灣人對柯文哲的感情溫度是48.81度,這樣的溫度,代表台灣社會目前對柯文哲的整體感覺是負面的、冷淡的、不欣賞的。這項發現透露了一個訊息,那就是,此刻台灣社會對剛交保重獲自由的柯文哲,某個程度上,懷著一種猜疑和想保持距離的心理。
此外,游盈隆也提到,和去年8月最近一次調查結果相比,在好感方面,台灣社會對賴清德的好感大幅滑落11.9個百分點,從44.4%下滑到現在的32.5%,降低11.9個百分點,意味至少流失230萬人的好感;反感方面從24.8%飆升到40.6%大幅上揚15.8個百分點,換算為成年人口數大約是308萬人。
游盈隆續指,從平均溫度來看,賴清德從一年前54.65度到現在的43.34度,大幅下滑11.31度,彷彿從陽光普照的世界墜入陰冷的世界,這是當今總統人氣在短時間內急遽退散的現象。
游盈隆說,過去8年間,調查顯示賴清德是相當受歡迎的政治人物,只有2025年9月直接墜入民意冷宮,最主要是受到大罷免大失敗的影響。未來是否可以很快走出民意冷宮,再次獲得社會與人民的擁抱,甚至擁戴,需靠自己的努力與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