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俄入侵 波蘭人投入自願軍事訓練激增 7個月逾2萬人

波蘭總理圖斯克(左)不斷呼籲歐洲領袖承擔更多防務責任。圖/取自圖斯克臉書
波蘭總理圖斯克(左)不斷呼籲歐洲領袖承擔更多防務責任。圖/取自圖斯克臉書

面對俄羅斯軍事威脅升高,波蘭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投入自願軍事訓練。2025年前七個月已有超過2萬人參加,全年預計達4萬人,遠高於俄烏戰爭前的水準。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推動軍力擴張,將軍費提高至GDP的4.7%,為北約最高,凸顯華沙當局對俄羅斯軍事侵略的深切憂慮。

路透報導,距離俄羅斯邊境僅6公里的波蘭北部小鎮布拉涅沃(Braniewo),辦公室行政人員耶德魯沙克(Agnieszka Jedruszak)正在挖壕溝,為了學會在戰爭中保護家人,包括13歲的兒子。

像她一樣,成千上萬的波蘭人正投入自願軍事訓練,以因應不斷升高的俄羅斯威脅。她身著迷彩、臉塗偽裝顏料說:「我願意為了保護孩子做任何事,也一定會為了守護他而戰。」

對許多經歷過前蘇聯數十年統治的波蘭人來說,俄羅斯的敵意陰影始終揮之不去。本周波蘭首次擊落入侵領空的俄羅斯無人機,更加深這種恐懼。這也是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北約成員國首次對俄軍目標開火。

克里姆林宮則指責西方「情緒過度」並對俄羅斯抱有敵意,聲稱俄方對其不構成威脅,對無人機事件則拒絕評論。

耶德魯沙克的訓練在布拉涅沃進行,場地配備南韓K-2坦克,這些坦克是波蘭2022年軍事合作協議下訂購的180輛之一。她說:「我總在腦海深處想著可能會出事,所以想為『新現實』做準備。」

波蘭中央徵兵中心主任瓦夫任凱維奇上校(Grzegorz Wawrzynkiewicz)表示,2025年前7個月已有超過2萬人報名,全年預計有4萬人完成訓練,遠高於2022年的1.6萬人。這反映出俄烏戰爭爆發以來,波蘭民眾投入度的激增。

自2022年戰爭爆發以來,波蘭國防支出已從GDP的2.2%提升至今年的4.7%,為32個北約國中最高,超過德國、法國與英國等歐洲大國。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並對是否願意保衛北約盟國表達懷疑,也讓歐洲對美國安全承諾的可靠性更加憂慮。曾在共產體制下成長的波蘭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因此不斷呼籲歐洲領袖承擔更多防務責任。

奧地利國防學院俄羅斯與防務政策專家格雷塞爾(Gustav Gressel)說:「沒有經歷過俄羅斯或蘇聯佔領的國家,很難想像自己到底要為什麼而戰。」

為應對東方威脅,波蘭去年5月啟動「東方之盾」(East Shield)工程,在與白俄羅斯和俄羅斯加里寧格勒飛地(Kaliningrad)的邊界上建立400英里防禦工事,包括反坦克路障與高科技監控系統。圖斯克政府同時將軍隊調往東部,以便更有效招募士兵。副防長扎列夫斯基(Pawel Zalewski)說:「人們將在他們要保衛的地方工作、服役。」

波蘭軍事重組重點包括機動力、裝甲戰力、防空與後勤。瓦夫任凱維奇表示,這些努力既是為了提升戰備與邊境存在感,也能在高失業率地區創造就業。

軍訓課程具有彈性,不會自動轉為強制服役。志願者可以選擇成為職業軍人、加入領土防衛軍(WOT),或留在後備役。領土防衛軍成員多數在本地區兼職服役,在突發事件或邊境危機時會被動員。

副防長托姆奇克(Cezary Tomczyk)指出,即便戰場科技不斷進步,足夠的人力仍是保衛波蘭的關鍵:「戰爭或準戰爭狀態下,最重要的是燃料、彈藥和人。」

波蘭軍力在北約中排名第三,僅次於美國與土耳其,現有21.6萬人。但相較之下,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去年已下令將俄軍增加至150萬現役。

儘管如此,波蘭軍力近年快速增長,2014年還僅居北約第九,如今計劃在十年內再擴增三分之一。人口萎縮與老化是挑戰,但官方希望透過新計劃克服。

相較之下,德國與英國雖加大軍費與現代化投資,卻面臨徵兵不足。德軍現役18萬人,不僅低於20.3萬的原定目標,更遠不及國防部長皮斯托瑞斯(Boris Pistorius)最近提出的26萬。英軍則僅剩7.1萬名現役士兵,為300多年來最低。格雷塞爾指出,東歐人比西歐人更願意從軍,「因為他們無處可逃」。

川普對北約的懷疑及反對烏克蘭入盟,迫使歐洲重新檢視防務戰略。儘管各國增加軍費並推動區域性計劃,但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今年6月的分析指出,北約應對俄羅斯侵略仍嚴重依賴美國,特別是戰機、飛彈與防空系統。

此外,大多數歐洲國家缺乏健全的後備部隊,難以承受長期消耗。波蘭陸軍將領弗隆卡(Pawel Wronka)說:「每場衝突都證明一件事:最終贏的是後備軍,特別是能長期支撐的部隊。」

圖斯克今年2月宣布新計劃,自2026年起提供自願軍訓與民防訓練,目標到2027年訓練10萬名志願者。副防長扎列夫斯基說:「北約評估俄羅斯需要幾年時間才有能力與西方開戰,這段時間也是我們的準備期。我們已準備好面對今日的威脅,並為明日的威脅作準備。」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