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聲/台大商研所兼任教授
人生旅途中,存在各種不確定性,矛盾、衝突、挫折…外部的刺激並不曾減少,但有人可以活得亮麗、活出幸福人生、活出生命意義,但有更多的人陷入各種的內心糾結與焦慮憂鬱中!許多事情我們都知道如何處理,但是卻未何仍會讓自己持續陷入糾結與焦慮的身心耗竭中!
科技的持續創新對產業及社會都帶來巨大的衝擊,GAI的普及化,即是一個典型例子!已經對產業及社會帶來全面性的衝擊,社會普遍關切的是GAI取代人類!許多人將失去工作!回顧歷次的科技革命,同樣的議題持續重複!但科技創新的大潮不會因人的焦慮而停止!科技創新本來就是期望提升人類社會福祉!而事實也正是如此!儘管擔心、焦慮,卻不會阻止科技的創新發展,但會提醒我們需要關注『人、組織及社會』整個系統的調適問題,更多地關注面對科技創新、顛覆帶來的衝擊,如何協助人及組織更好的轉型,以發揮科技對人類社會的價值!
面對科技帶動的產業、行業劇變,生班族、職場員工將面對職涯、人生的轉型,如大家關切的35歲失業危機、中年轉型的困難…等,能夠活存、取得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最聰明的人,而是最勇於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行動強、具有堅毅精神的『高能動者』。
以中年轉型為例,人到中年之後,有著穩定工作及安逸生活,經過一番打拼之後,或許告訴自己可以平凡過一生、安享餘年!這是個人一廂情願的想法!因為產業競爭持續存在!企業必須要與時俱進,探索客戶需求的變化,並提供能滿足客戶需求變化的產品創新!在時代的大潮裡,沒有人、沒有組織能夠停下來!要活下去,必然需要能搭上時代大潮而前進!否則必然很快遭受淘汰!被淘汰了,沒有人會跟你說再見的!
多數中年轉型的問題,主要不是『生理問題』,而是『心理問題』!
生命因短暫更顯得可貴!就如同我們不知道『未來』和『明天』哪一個先到!生命的『無常』更是時時警惕著我們。如何不枉此生?生命的浪費,也是時間的浪費,可謂是最嚴重的浪費!多數的中年人擔心或焦慮科技的創新變化,害怕自己跟不上時代,學不會新科技、新知識,甚至覺得自己無法適應新科技!覺得自己過去所積累的知識與經驗不再適用!企業持續引進新科技,自動化、無人化、GAI…等,組織一些工作的消失,企業運營流程的數位化,取代了許多勞力性手工、服務工作!看著工作的消失、個人本事被機器所取代!個人價值的消逝!還有對於新世代年輕同事的價值觀與作為,覺得格格不入!很難協調、共同合作!年輕世代擅長科技應用,有許多創新顛覆性想法,與組織標準化工作模式存在著衝突…等,有工作調適的危機!也有個人能力、認知思維模式僵化的困擾!…感覺個人無法學習新科技、跟不上年輕人…,心中許多無名的焦慮!
勇敢地複盤、反思,把時間用來投資自己的學習與成長
如何轉化『焦慮』為學習成長的動力!是『態度及認知調適』的根本問題!不放過自己,不願意改變,期望活在舒適圈,期望能夠維持目前的工作…許多的期待,不切實際的期待,忽視了『與時俱進』、持續學習的必要!想著自己多年努力的知識、經驗將被取代!一生以來持續投入的成本,似乎將化做『沉末成本』!真的嗎!這需要反問自己:自己是靠背誦、複刻固定、已知的知識為本事?還是活用知識、工具的解決問題能力?知識只是背誦的資訊!還是能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方法論?過去的經驗,不論是成功或失敗的,都是我們成長的養分!重點是我們會不會做複盤、反思,記取經驗教訓,發展出個人的方法論。
太多時候我們忘了『嘗試錯誤』的基本學習,也忘了自己的所知有限,以及對世界的『好奇與探索』!到了中年,多數人變得膽小,活在舒適圈裡可以減少犯錯!當然更讓自己不再成長、學習!看見中年人講得是:維持安定、安逸!生活變得了無生趣!對於新科技的害怕或抗拒!當前GAI 已經變得是『普惠式知識』!絕大多數學習GAI的人,包含小學生,都是自學的!而且他們會同時學習不同的GAI工具及應用。這些人都不是在學校裡學習的!而目前大多數高校系統的老師,可能對GAI還是陌生或有些抗拒的!而是從網路、社交群體自學的!即使沒有學過程式設計,也可以很快上手一般的程式設計!多美好的世界!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