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立委陳菁徽3日接受「寒梅Talk 報」主持人謝寒冰專訪時直言,民進黨政府在健保點值、醫護人力與醫療制度改革等關鍵議題上動作緩慢,導致台灣醫療體系持續惡化,甚至可能面臨全面崩壞的危機。
她指出,健保點值長期偏低,醫護人員難以獲得合理報酬,醫療院所經營艱困。國民黨早在2024總統大選選舉期間率先提出「健保點值提升至1.1元」的主張,民進黨隨後跟進,但賴清德上任後卻一再拖延。陳菁徽表示,藍白陣營多次在立法院推動修法,卻遭民進黨以各種理由推託,最後僅以「主決議」折衷,要求至少達到0.95,成效仍有待觀察。
對於前衛福部長邱泰源的下台,陳菁徽認為他「是被犧牲的」,邱因未積極推大罷免而遭撤換,反觀屢屢失言的次長卻能留任,顯示賴清德政府用人標準偏頗。
至於新上任的石崇良部長,陳菁徽肯定其熟悉部會運作,又具急診醫師背景,理論上有能力承擔重責,但她強調「衛福部爛帳纍纍」,若缺乏大魄力改革,恐難解決問題。
談到最迫切的挑戰,陳菁徽直言「醫護荒」已讓台灣醫療系統處在臨界點。她指出,護理師嚴重不足,各地醫院被迫關閉病房,區域醫院關閉比率甚至高達三、四成,造成病患大量擠壓急診。急診護病比一度達到1:13,部分醫院甚至張貼告示,提醒病人「自行斟酌就醫」,凸顯困境嚴峻。
更令人憂心的是,醫師專科人力也大幅流失。神經內科、胸腔內科、感染科等重要專科招生不足,離職潮嚴重,將直接衝擊中風、肺癌、傳染病等重大疾病的醫療服務。她舉例,胸腔內科每年錄取名額60人,實際僅20人申請;感染科所需人力1300人,目前僅剩500人,恐讓醫療韌性蕩然無存。
陳菁徽強調,台灣醫護人員面臨低薪、高壓與缺乏保障的困境,導致護理系畢業生大量流向美、加、澳甚至中國大陸,形成「醫護出走潮」。她批評衛福部只會祭出懲罰,卻無法從根本解決人力流失問題。
此外,她也痛批民進黨政府無視台灣醫療體系即將崩潰的危機,以「醫療韌性」的名義花錢請美國醫生來台教授戰場傷患救治,其中竟然夾帶黑熊學院課程,變相進行政治操作,讓第一線醫師質疑政策真實意圖。
陳菁徽呼籲,政府必須立即正視健保點值合理化、改善醫護待遇、補強專科醫師與護理人力,否則「醫療崩壞將不再只是危言聳聽,而是隨時可能發生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