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北市國中生割頸案發生後,教育部今年才提出「補助國中增置學務人力」與「補助國中設置副組長」2方案,不過前者補助比例過低、僅30%至50%,地方政府必須自籌龐大經費,對財政困難縣市而言難以承擔,等於把責任轉嫁給地方;後者則是只有7至20班的國小能獲得行政人力支持,20班以上學校居然沒有,教團痛批教育部「不修法、不出錢」,根本喊假的。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今天(3日)召開記者會指出,根據教育部《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班級編制及教職員員額編制準則》第4條第1項第3款目前規定:「61班以上者,學生事務單位及輔導專責單位得共置副組長1人至3人,得由教師兼任。」因此教育部「副組長」方案僅限61班以上的國中可以申請,但是全台僅40校符合資格,占國中比例僅5%。
全教產指出,《員額編制準則》第7條雖開放各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可另定優於本準則之規定,但大部分縣市怯於修法或尚未修法,所以也無法提供基層學校申請設置副組長一職,政策形同「喊假的」。
錢的部分,全教產指出,教育部對地方政府的補助比例大幅下降,地方需自籌大部分經費,經該會初步調查,教育部補助各縣市比例從30%到50%不等,等於將責任推給地方,對財政困難縣市而言更是窒礙難行。
全教產理事長林蕙蓉說,上個月25日,教育部在部長與國民中小學教學現場教師座談會中指出「只補助國小7班到20班的國民小學行政人力」,換句話說,20班以上的學校不在補助範圍內,意味著國中多數學校根本無法適用,國小只有7至20班才有,教育部所謂的「全面支持」全是假的。
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表示,教育部一再強調「全面加強校園安全」,但實際上卻是紙上談兵、光說不練。教育部的做法是典型的「口號治國、口惠實不至」。她要強調一句:師生安全不是口號,而是責任;如果教育部不修法、不出錢,就是讓校安繼續做表面功夫、所有承諾如煙花幻滅,問題依舊未解。呼籲教育部應修法、建立專責人力並提供穩定財政支持,才是真正解決之道。
全教產痛批,教育部政策迴避核心問題,既不修法鬆綁員額限制,也不正視專責校安人力需求的急迫性。若仍停留在目前補助方案,恐怕又只是行政空轉,校安問題依舊無解!全教產呼籲,教育部應立即正視現場需求,修正相關編制法規,建立專責專業校安人力制度,並提供穩定的中央財政支持,才能真正保障師生安全,避免再讓「補助」成為口號,而要展現實質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