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制裁解除後 敘利亞14年來首次出口60萬桶原油

自阿塞德政權垮台後,克里斯蒂安娜號是首艘自敘利亞運輸石油的油輪。圖/翻攝自DWS News YouTube頻道
自阿塞德政權垮台後,克里斯蒂安娜號是首艘自敘利亞運輸石油的油輪。圖/翻攝自DWS News YouTube頻道

隨著西方制裁解除,敘利亞1日自西部塔圖斯(Tartus)港出口60萬桶重質原油,根據一名能源部官員透露,這是敘利亞14年來首次原油重啟出口,為飽受內戰摧殘的經濟帶來一絲喘息。與此同時,敘利亞並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企業簽署8億美元備忘錄,將在塔圖斯建設並營運多功能碼頭,取代過去由俄羅斯公司承包的合約。

路透報導,2010年,敘利亞原油出口量達每日38萬桶,但隔年爆發反對總統阿塞德(Bashar al-Assad)統治的抗爭,演變成長達近14年的內戰,重創經濟與基礎建設,包括原油生產。
阿塞德於去年12月被推翻,由伊斯蘭主導的新政府接掌並承諾振興經濟。敘利亞能源部石油與天然氣助理主任裘巴西(Riyad al-Joubasi)表示,這批重質原油已出售給B Serve能源公司(B Serve Energy)。B Serve與全球石油貿易商BB能源公司(BB Energy)有關聯。該公司並未立即回覆置評。能源部書面聲明指出,這批石油透過「克里斯蒂安娜號」(Nissos Christiana)油輪運送出口,該油輪停泊在塔圖斯港。裘巴西說,原油來自敘利亞多個油田,但未具體說明地點。

另據彭博社(Bloomberg)引述敘利亞阿拉伯通訊社(SANA)報導,石油運輸公司(Syrian Company for Oil Transport)總經理則指出,這批石油自地中海的塔圖斯港運出;報導並指出,敘利亞國內市場由巴尼亞斯(Baniyas)與霍姆斯(Homs)兩座煉油廠供應,目前均全力運轉。

大部分敘利亞油田位於由庫德族主導、當局控制的東北部。今年2月,該當局開始向大馬士革中央政府提供石油,但隨後因少數族群權益與包容性的爭議,雙方關係惡化。

戰爭期間,油田多次易手,而美歐制裁更使合法進出口複雜化。即便在阿塞德下台後,制裁仍延續數月,使新政府在能源進口方面受阻。

但隨著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6月簽署行政命令解除對敘利亞的制裁,美國企業已開始規劃大型方案,協助敘利亞開發與開採油氣資源。兩個月前,歐盟也已取消所有剩餘的經濟制裁。

不過,據彭博社報導指出,老舊的基礎設施依然是敘利亞石油產業的一大挑戰。現任總統沙拉(Ahmed al-Sharaa)領導的反抗軍去年底推翻阿塞德後,他正努力加強與阿拉伯國家的聯繫,特別是海灣國家,以重建國家。沙烏地阿拉伯、卡達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一直是他的重要支持者。

今年,敘利亞政府已與多家沙烏地公司簽署協議,用於重建能源部門,並與總部位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的杜拜環球港務集團(DP World)簽署一份價值8億美元的備忘錄,將在塔圖斯港開發、管理、營運一個多功能碼頭,並建立物流設施。先前該港口由俄羅斯公司承包經營,直到阿塞德政權倒台後合約遭取消。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