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都拉斯政府近日宣布,已與中國達成新協議,將向中國出口3,000噸白蝦。雙方均表示,這次談判是成功合作的典範,有助鞏固兩國日益擴大的貿易關係。消息人士透露,到2025年底中國有望成為宏都拉斯在亞洲的首要市場。
根據新華社旗下《參考消息》引述拉美通訊社報導,宏都拉斯官媒重點報導兩國簽署兩份意向採購合約的消息。截至今年6月,宏都拉斯對中國出口額已超過3000萬美元。
宏都拉斯駐華大使:中國為戰略性市場
宏都拉斯駐中國大使蒙卡達(Salvador Moncada)表示,合約未來兩年將創造超過5000萬美元的商機。他強調,中國已成為宏都拉斯產品在亞洲的戰略性目的地,自2023年3月宏都拉斯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以來,使館主要目標之一就是促進宏都拉斯出口產品的推廣。
蒙卡達指出,除蝦類外,宏都拉斯還有咖啡、龍蝦、蔗糖等產品可供出口,並隨時準備進入中國市場。他強調,「我們將繼續向中國消費者展示宏國最優質產品,讓中國成為我們在亞洲的主要出口市場」。
白蝦出口受挫,台宏斷交後衝擊大
宏都拉斯全國養殖漁業協會(ANDAH)統計,2022年台灣是宏都拉斯白蝦最大市場,占出口近4成。但自2023年3月宏都拉斯與台灣斷交、與中國建交後,白蝦出口暴跌67%,造成1.4萬個工作機會流失。
宏都拉斯媒體《美洲廣播》(Radio America)曾稱,中國業者2024年6月赴宏都拉斯考察蝦類養殖,宣稱將採購250個貨櫃白蝦,最終僅採購1個貨櫃作展示用,宏國業者對中國態度感到不滿,指控其「粗魯且令人厭惡」。
宏都拉斯總統卡蕬楚(Xiomara Castro)2023年3月25日與台斷交,轉而與北京建交,當時理由包括龐大債務壓力與經援需求。年底大選在即,如今宏都拉斯國內政壇,部分黨派候選人如中間派自由黨候選人納斯拉亞(Salvador Nasralla)、國民黨(National Party)候選人阿斯富拉(Nasry Afura)都承諾,一旦當選將恢復與台灣的邦交。
中國駐宏都拉斯使館對此保持密切關注,並多次對宏國政治人物發表聲明,強調雙邊合作及貿易協議的重要性,敦促宏國各方維持穩定外交關係,避免涉台言行引發緊張。
美國拉美問題專家、牛津大學拉美研究博士候選人拉吉(Henry Large)指出,宏都拉斯2023年與台灣斷交後,中國貿易承諾不如預期,加上宏國經濟不佳及希望修復與華府關係,11月總統大選可能成為台宏恢復邦交的契機。
宏都拉斯對中國貿易逆差持續擴大,2023年建交以來對中國出口僅1.079億美元,而從中國進口額超過87.61億美元。儘管簽署了白蝦出口合約,但中宏貿易不平衡問題仍引發宏國社會與國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