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哪種心臟病?長庚醫院大師講座教你安「心」訣竅

長庚大師開講衛教講座日講師,左起:陳韋翔醫師、蕭富致醫師、沃宏達醫師、程文俊主委、潘國利醫師、吳勃銳醫師。圖/長庚醫院提供
長庚大師開講衛教講座日講師,左起:陳韋翔醫師、蕭富致醫師、沃宏達醫師、程文俊主委、潘國利醫師、吳勃銳醫師。圖/長庚醫院提供

長庚醫院今天(30日)在政大公企中心舉辦2025年度「大師開講.衛教講座」首場活動,聚焦心臟疾病防治,吸引眾多民眾參與。講座由長庚決策委員會程文俊主委主持,並邀集五位心臟權威專家,針對心律不整、心臟衰竭、冠心病、心律調節器以及「糖心腎症候群」等重大議題進行專題演講,提供民眾最新醫療知識與自我照護要訣。

活動中,基隆長庚心臟內科電生理科主任陳韋翔醫師指出,心律不整是台灣高齡化社會常見疾病,尤其是心房顫動,可能導致中風與心衰竭。他提醒,若出現心悸、胸悶、頭暈或呼吸急促等症狀,應盡快就醫檢查,避免延誤治療。

嘉義長庚心臟衰竭中心主任潘國利醫師則強調,心臟衰竭需長期控制,患者應養成每日量測體重與血壓、規律服藥、限制鹽分及水分攝取,並注意呼吸困難或下肢水腫等警訊,以利早期就醫。

長庚醫院大師開講衛教講座首場,聚焦「心臟疾病的預防與治療」,吸引上百位民眾到場聆聽。圖/長庚醫院提供

長庚醫院大師開講衛教講座首場,聚焦「心臟疾病的預防與治療」,吸引上百位民眾到場聆聽。圖/長庚醫院提供

針對冠心病,林口長庚心臟內科蕭富致醫師提醒,該病是造成猝死與中風的主要原因。典型症狀為胸悶或胸痛,若持續超過30分鐘可能是心肌梗塞,需立即送醫。危險因子包括三高、抽菸、肥胖及家族史,生活習慣改善是預防關鍵。

此外,林口長庚心臟內科沃宏達醫師介紹了新型心律調節器,可改善心跳過慢問題,並有效降低傳統起搏器引發心衰的風險。他指出,病人術後恢復快,通常兩天即可出院,但需定期回診追蹤。

高雄長庚心臟內科吳勃銳醫師則關注「糖心腎症候群」,指出糖尿病、心臟病與腎臟病存在高度交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提升中風與死亡風險。他建議從飲食、運動、戒菸、血壓血糖控制等八大生活要素著手,並善用新型藥物,才能延緩病程。

長庚醫院提醒民眾,心臟疾病防治重在早期偵測與自我管理,唯有結合專業醫療與健康生活型態,才能守護「心」安。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