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切片皆陰性!70歲翁險漏診胃癌 高雄大同醫院成功救命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為病患做微創全胃切除手術,病人術後良好。圖/高雄大同醫院提供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為病患做微創全胃切除手術,病人術後良好。圖/高雄大同醫院提供

一名70歲男患者日前到高雄大同醫院就診,成功完成胃癌的全胃切除手術,並獲得良好預後。值得一提的是,病患在來到大同醫院前,曾於其他醫學中心接受胃鏡與活體切片檢查,兩次病理報告皆顯示無明顯惡性變化。病患與家屬都慶幸及早發現與治療。

這名男患者因為腹痛到大同醫院就醫,經該院醫師劉毓寅以內視鏡檢查發現吻合處黏膜紅斑且易出血。醫師團隊評估後高度懷疑病灶具惡性可能,經再次切片送檢,最終成功確診為「中度分化腺癌」,為胃癌所致。

該病患病史包括過去因胃穿孔,曾接受傳統B-II式胃次全切除手術,並患有冠狀動脈心臟病、高血壓及肝功能異常。經外科團隊充分術前評估後,病患於今年6月13日接受腹腔鏡全胃切除合併淋巴結廓清術,並做Roux-en-Y食道空腸吻合重建手術。

手術中因前次傳統手術造成多處沾黏,手術異常困難,在全腹腔沾黏剝離後發現吻合處有一顆直徑約3.7公分的腫瘤,經完整切除及淋巴廓清手術後,送交病理檢驗,確診為中度分化腺癌,所幸,淋巴結未見轉移,顯示腫瘤仍屬早期,預後相對樂觀。

醫療團隊表示,此案的關鍵在於胃腸內科李醫師對影像與病理結果高度敏感與警覺,即便先前兩次切片為陰性,仍根據臨床經驗堅持重新採樣,成功在早期發現胃癌病灶,並做完整切除。

傳統開腹手術需較長開腹切口,適合處理腫瘤體積較大、侵犯周邊器官或嚴重沾黏,但傷口大、疼痛與出血較多、恢復期也較長。相對而言,微創手術(腹腔鏡手術)僅需在腹部開數個小切口進行手術,具備傷口小、疼痛少、恢復快等優點,特別適合早期或中期胃癌、無廣泛侵犯周邊器官的病患,以及希望術後能快速恢復生活功能的高齡族群。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