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戰場被比下去!美軍每架都比大疆貴又慢 台美合作補缺口

專家指出,美軍大量新預算其實主要投入無人機的防禦系統,進攻技術落後。圖為美國防部長赫格塞斯測試能干擾無人機訊號的「無人機破壞者」(Drone buster)。圖/取自美國防部官網
專家指出,美軍大量新預算其實主要投入無人機的防禦系統,進攻技術落後。圖為美國防部長赫格塞斯測試能干擾無人機訊號的「無人機破壞者」(Drone buster)。圖/取自美國防部官網

全球區域衝突不斷,無人機戰術佔重要戰略地位,不過身為軍事第一強國的美國卻在該領域面臨前所未有的窘境,據美媒《政客新聞網》(Politico)報導,美軍無人機研發、製造與作戰理論均落後時代,且嚴重依賴大陸製的零組件,大陸大疆(DJI)更壟斷全球商用市場,令五角大廈深感憂慮;新美國安全中心國防專家佩蒂約翰( Stacie Pettyjohn)批評,美方部署無人機的最大問題是沒有便宜又好用的選項,因為「每一架美國無人機都比大疆差,而且更貴」。

美軍無人機落後時代 五角大廈「沒得選」

今年7月,當五角大廈宣布成立「聯合跨部門工作小組」讓軍方掌握無人機戰爭的最新情況時,美國陸軍副參謀長明格斯(James Mingus)指出,俄烏戰爭清楚顯示無人機已成戰爭遊戲規則的改變者,小國也能藉此削弱大國的傳統優勢,然而,美軍仍停留在過去的作戰思維,「無人機就是這個時代的IED(簡易爆炸裝置),但我們在這方面的發展太慢了」。

對此,佩蒂約翰批評,美方部署無人機的最大難處是找不到便宜又好用的選項,「每一架美國無人機都比中國的大疆差,而且更貴」。她強調,美國欠缺能支撐強大無人機量產的技術基礎。

據報導,一名參與五角大樓「藍色無人機計畫」的承包商同樣坦承,美國無人機仍嚴重依賴大陸零組件,尤其是電池、電機與磁鐵市場幾乎由大陸完全主導,「美國雖意圖尋找替代來源,但缺乏資金,最終僅生產微不足道的無人機數量」。

砸錢難解困境 決策體系緩慢成絆腳石

儘管美國前總統拜登(Joe Biden)與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陸續宣布數百億美元的投資計畫,並提出「釋放美國軍用無人機優勢」的口號,但實際進展有限。赫格塞斯先前在記者會上直言,美軍至今仍未裝備能應對現代戰場的小型致命無人機。

赫格塞斯的前顧問考德威爾( Dan Caldwell)認為,五角大廈的軍官與文職人員仍活在沙漠風暴、伊拉克與阿富汗戰爭的陰影下,將注意力集中於F-35、昂貴飛彈等「面子工程」,忽略無人機這類改變戰場的新技術。

此外,美國國防部「規劃、編程、預算和執行」(PPBE)體系設計於冷戰時期,導致新項目從批准到量產往往需要數年,無法跟上快速變化的戰場需求。

技術落差凸顯 美軍被嘲笑「慢了十年」

不僅製造不足,美軍在作戰理論與應用上也遠遜於對手,美國陸軍上月公布「美無人機首次投擲手榴彈」影片,在社群媒體遭到譏諷,有評論指出「烏克蘭早在2022年就公開展示過,美國居然還稱之為創新」。

有專家提醒,美軍大量新預算其實主要投入無人機的防禦系統,例如高功率微波武器,可同時摧毀多架無人機,而非進攻用途。不過,俄烏戰場與中東衝突中,無人機早已發揮突破防空網的戰術能力,美方顯然落居下風。

大疆一家獨大 美國封殺反傷己身

長年打壓大疆的政策,如今反倒成為美國的難題。據全球知名無人機產業分析公司Drone Industry Insights數據,全球七至八成商用無人機由中國製造,大疆更占據美國市場九成份額。

美國肉類出口聯合會為牧場尋求高效監控無人機時發現,唯有大疆能提供價格與性能兼具的解決方案。該協會直言:「我們別無選擇。」

多年來,美國對大疆以「數據安全」為由祭出禁令、加徵關稅,甚至試圖透過專利訴訟強迫其交出核心技術代碼,但成效皆有限。大疆甚至強硬宣布拒繳罰款,並在美國市場漲價,結果反而獲得6000多家本土機構聯名支持,包括警消部門,直言「再貴也要買」。

台美合作 非紅供應鏈研發無人機

美國急需無人機研發技術,擺脫「紅色供應鏈」之際,《金融時報》27日披露,美國國防部轄下的國防創新單位(Defense Innovation Unit, DIU) 計畫最快於今年底前,將派駐聯絡官在美國在台協會,強化在無人機及其他關鍵雙用途技術上與台灣之間的合作,意味著美國可能將台灣視為無人機供應鏈的一環。

而即將於9月18日至20日登場的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台美無人機合作」也被視為展場焦點,漢翔航空工業已帶頭成立「無人機國家隊」,攜手雷虎科技、和大集團與邦泰等廠商赴美投資,由經濟部牽頭組建「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TEDIBOA),力求打造完全不依賴大陸的供應鏈。據悉,漢翔已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購置廠房並完成裝機,正進行驗廠,預計2026年底可小批量生產,2027年正式投產。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