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媒體報導,外傳台灣中科院以美國Kratos公司製造的MQM-178靶機為基礎,進行改裝,並且推出全新長程噴射自爆無人機「勁鋒四號」,外界預估航程可飛至1000公里,9月中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中首度公開亮相。
「勁鋒四號」的原型是供飛彈防禦系統訓練的高速靶機,經過中科院系統改裝後,具備遠程打擊能力,若由馬祖發射,射程可涵蓋中國大陸沿岸城市,威脅上海、武漢等大城市與部分華北平原、山東半島。
由於部分採用商規零組件,其單價遠低於台灣最神秘的「雄二E」巡弋飛彈,再加上採用噴射引擎,最大速度約0.7馬赫(每小時860公里),飛行高度達3萬5000英尺(10668公尺)。
軍事專家形容是「低成本的巡弋飛彈」,未來將與雄風二E型陸攻巡弋飛彈形成「高低配」的戰術組合。改造計畫獲得美方關注,消息指出,中科院與Kratos已簽署合作意向書,未來「勁鋒四號」不僅可成為台灣戰時的戰略嚇阻工具,也可能透過Kratos行銷至國際市場,成為外銷型低成本遠程攻擊無人機。
軍事觀察家指出,「勁鋒四號」的戰術價值在於大量部署的可能性,相較於昂貴的巡弋飛彈,低成本無人機可在衝突中採「蜂群戰術」,以數量優勢消耗敵方防空系統或能消耗戰機攔截架次。對台灣而言,這項技術突破等於在有限國防預算下,增加更多層次的遠程打擊的籌碼。
中國大陸媒體對「勁鋒四號」的報導態度謹慎,若台灣能大量部署此型低成本攻擊無人機,將使解放軍東部戰區在戰時後勤與港口設施面臨壓力。
由於航程可以涵蓋長三角與華北地區,中國大陸不得不進一步加強防空與電子戰部署,增加戰略防禦成本。軍事學者也將「勁鋒四號」與烏俄戰爭中烏克蘭使用的長程自爆無人機相提並論。烏軍以低成本無人機遠程打擊俄國煉油廠與後勤設施,證明即便是簡化設計的平台,只要數量足夠,就能產生顯著戰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