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均富30年淪M型社會 工程師盤點民進黨施政:7成國人日子難過

時常批判時事的《臉書》粉專「工程師看政治」直指,自民進黨上位以來,既政策鎖國,又製造能源災害,既隨意舉債,又不斷推升兩岸仇恨,每樣傷害都是用千億為單位為計算。圖/取自蔡英文、賴清德臉書
時常批判時事的《臉書》粉專「工程師看政治」直指,自民進黨上位以來,既政策鎖國,又製造能源災害,既隨意舉債,又不斷推升兩岸仇恨,每樣傷害都是用千億為單位為計算。圖/取自蔡英文、賴清德臉書

時常針貶時事的《臉書》粉專「工程師看政治」周三(27日)發文表示,2024年經常性薪資中位數與平均數分別是3萬7274元以及4萬6450元,這數字在30年前算不錯,以現在來說,絕對稱不上好過,尤其中位數才3萬7,這表示全台有一半人月薪領不到4萬元。他批,「自民進黨上位以來,既政策鎖國又製造能源災害,且隨意舉債,不斷推升兩岸仇恨,每樣傷害都是用千億為單位計算,長此以往,底層怎能不窮?」貼文引發網友議論。

工程師表示,平均數高過中位數快1萬,顯示薪資高低差距很大,前20%家庭平均所得為235萬,後20%家庭所得為35萬,相差6倍,即為佐證。2013年到2021年,人均GDP成長41%,但薪資中位數僅成長14%,顯示收入只到流到少數人手上,多數人都被通膨打敗,此為另一佐證。

工程師指出,30歲以下勞工平均年收入約54.6萬元,30~34歲年收入約69.7萬,對照現在的房價和物價,若無家底,不只月光,很可能還會負債。另外,前20%家庭平均財富為5133萬元,而後20%家庭僅有77萬元,差距高達66.9倍,這指標在1992年僅為16.8倍,也顯示出財富和貧窮的差別與世襲效果逐年放大。

工程師續指,透過很多數字,可以看到7成人的日子並不好過,但原因在哪裡?是什麼讓30年前均富的台灣,變成今天M形化社會?原因有很多面向,但主要都是內耗造成的。

工程師說明,首先是90年代的亞太營運中心計畫被時任總統李登輝跟陳水扁叫停,自此亞洲的貨運、金融、轉運中心生態位被香港、新加坡搶走,與之對應的行業薪水自然成長受限。再來是服貿被擋下,導致800萬人口的服務業巿場被限制在國內2300萬人規模,無法觸及對岸13億人口,因此不能像半導體業那樣賺入大量外匯,收入也就無法提升。

工程師進一步說明,另外是能源政策,若經歷過核四停建事件,對當時的衝擊應該很有印象,一座2800億的電廠建設說停就停,對經濟造成很大的打擊,就是那一年開始,我們很明顯感受到多數行業進入「景氣不好」的狀態。

工程師說,在那之後,核一二三也陸續被卡死,全台到處插滿風機與光電板,電價因此平均上漲4~5成,物價跟著噴飛,台電自2022年起連年虧損,我們雖已撥補3000億,台電仍然累計虧損超過4000億。還有特別預算的隨意花用,前總統蔡英文任內隨手拿走8400億+8400億,沒有創造什麼經濟效益,錢平空消失,負債一定要有人去扛,層層轉嫁之下,平民荷包當然縮水。

工程師續指,還有一條多數人不會注意到的地方:軍費支出。馬英九執政8年內,GDP成長4.5%,軍事支出年增率為負1.05%,而蔡英文執政8年,GDP成長率4.98%、軍事支出年增率達7.85%,超過GDP增幅。換句話說,馬英九用兩岸和平將全民納稅錢歸入國庫,但蔡英文卻藉由炒作兩岸仇恨,將我們的GDP血汗錢,名正言順的編成軍火預算送給美國。國防支出從2017年的3557億元,一路飆到2025年的6470億元,明年也還會持續成長。

工程師直指,自民進黨上位以來,既政策鎖國,又製造能源災害,既隨意舉債,又不斷推升兩岸仇恨,每樣傷害都是用千億為單位為計算,長此以往,底層怎能不窮困?左一句抗中保台,右一句台灣價值,集體瘋狂的結果,是7成人民受害,唯有黨賺到國庫使用權,在以上所有因素能夠逐項排除之前,社會的M型化以及底層的體感貧窮都不會改變,只會愈來愈嚴重。

貼文下方網友表示,「我的客人90%以上都是工業區的員工,據我的了解,月薪『實領』不足3萬的還一狗票,大部份問到的都在3萬5以下...」、「如果 2027 的進程是確定到來,我倒希望時間能快進到那一刻,只有那個終局的到來,才能讓台灣擺脫內耗,分裂,和被老美無窮剝削的那一天,台灣人才能徹底擺脫苦情,正視自己的價值,專心為這塊土地努力」、「君無德,官無品,民無智」。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