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文鴻/大陸資深媒體人
臨近中秋,無花果餡的月餅又回來了。無花果因營養豐富,還富含可溶性膳食纖維,深受注重健康飲食的族群歡迎。在台灣,無花果一般被製作成果乾,或是在沙拉中搭配生菜、堅果、乳酪食用。
而在素有「中國無花果之鄉」美譽的新疆阿圖什市,無花果的吃法多達20餘種。當地人把無花果製成冰棒、果醬、蜜餞、月餅,甚至用新疆的傳統美食烤饢把整顆無花果包入其中。
無花果外觀呈扁圓形,表面略皺,形似一個小湯包,又因其含糖量高,故被新疆人親切地稱為「糖包子」。阿圖什市的阿孜汗村是「糖包子」傳入中國的第一站。約2000年前,張騫從西域帶回無花果,後經阿拉伯商人開展貿易在中原傳播。現在,阿圖什市不僅占新疆無花果產量的70%以上,更是中國無花果含糖量最高的主產區,而阿孜汗村的無花果種植面積就占了這個無花果之鄉的一半。
距離阿圖什市中心2.5公里的阿孜汗村有一個無花果民俗文化旅遊景區,內有無花果風情街和千畝無花果園。無花果為當地餐飲帶來了無限創意靈感。在一家烤肉店,老闆娘將無花果的汁水融入烤肉醃料,讓無花果的酸甜中和掉烤肉的油膩。附近一家刨冰店則因無花果刨冰走紅,只見老闆將新鮮無花果製成醬,然後澆在刨冰之上。
夏季,一碗無花果刨冰不僅有冰水的清涼,更具無花果的酸甜,直擊味蕾的刺激感吸引一眾食客。連新疆的傳統美食烤饢(烤麵餅)也被添上無花果的味道。庫爾班江·買買提家中三代打饢,他研製出的無花果饢,頗受遊客歡迎,窩窩饢表面金黃、口感焦香,內藏的整顆無花果增添一味清甜。他對記者表示:「最多一天能賣出3000個,比傳統饢賣得還好。」
在這個以無花果為特色的景區內,遊客可品嘗到無花果香鴿湯、無花果醬優酪乳粽子、無花果刨冰、無花果饢等20多種無花果特色美食。而除了各式無花果餐飲,當地還在果園田埂上修建了約3公里的無花果園漫步環線木棧道,不僅將68家農戶的果園串珠成鏈,還在沿途設置9處休憩拍照點和兩座二層觀景平台供遊人賞玩。
當地果園集合了700多棵百年以上無花果樹,村民們將名字、無花果樹齡寫在自家家門口的牌子上,遊客們看中了哪家的無花果,可現場與農戶溝通採買,還可掃描牌子上的二維碼,線上購入無花果乾等果蔬製品。
阿孜汗村果農玉蘇甫.艾米提將自家果園現摘的新鮮無花果擺放在家門口。他用兩片無花果樹葉裹住果實,雙手「啪」的一拍,向遊客推薦道:「汁水均勻,甜度更高、更好吃嘍。」常有遊客向其詢問無花果的作用,以及當地無花果種植歷史等,玉蘇甫樂此不疲地成為「推薦官」,他說:「遊客瞭解得多了,生意更好。」
過去,無花果經採摘後常溫條件下只能保存一兩天,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皮薄無核、糖分頗高的無花果也能走出新疆。通過特製的無花果托盒和液氮技術保鮮,當地的「糖包子」已可遠銷哈薩克、阿聯酋、俄羅斯等地。阿孜汗村農業負責人阿卜杜薩拉木告訴記者,2024年全村無花果銷售額近1500萬元(人民幣,下同),相關加工業銷售額近24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