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機雲集!九三閱兵出動上萬人 新型四代戰略重器煥新亮相

2024年11月12日珠海航展開幕,大陸空軍當時首次展出「中型匿蹤多用途戰鬥機殲-35A」。圖/取自中國軍號微博
2024年11月12日珠海航展開幕,大陸空軍當時首次展出「中型匿蹤多用途戰鬥機殲-35A」。圖/取自中國軍號微博

中共將於九月三日在北京天安門舉行大規模閱兵,大陸國新辦今天(20日)上午召開記者會披露相關細節,強調此次閱兵動員上萬名官兵、上百架戰機及數百地面裝備,堪稱歷年規模空前,此次展示的主要裝備為新的第四代裝備,包括新型戰車、艦載機、戰鬥機,以及首次曝光的無人機群。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作戰局少將副局長吳澤棵強調,部分「陸、海、空基戰略重器」將是首次對外揭幕。

今天上午舉行的記者會出席的人員包括此次擔任閱兵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的吳澤棵以及共軍中部戰區閱兵指揮機構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政治工作部少將副主任徐貴忠。

閱兵齊聚45方隊達上萬人 戰略重器受矚目

吳澤棵表示,閱兵共分「閱兵式」與「分列式」兩大環節,部隊將依序以空中護旗梯隊、徒步方隊、戰旗方隊、裝備方隊及空中梯隊通過天安門,總計編設45個方(梯)隊,其中也包括維和部隊。

徒步方隊方面,設計呈現「一老一新」,既有來自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聯及各省民兵等抗戰老部隊,也有反映新軍種結構的現代化部隊;戰旗方隊則以歷史功勳旗幟象徵抗戰精神傳承。

裝備方隊則按照實戰編隊編組,編陸上作戰群、海上作戰群、飛彈防禦群、資訊作戰群、無人作戰群、後裝保障群和戰略打擊群(高超音速武器與戰略飛彈)等,陸方稱,展示的裝備皆是因應現代戰爭形態演變的國防建設。

至於空中梯隊,徐貴忠稱,將由先進的預警指揮機、戰鬥機、轟炸機、運輸機等組成,基本涵蓋共軍現役主戰機型,許多是各界關注的明星裝備,也有一些是首次公開亮相,展示中共空軍的空中作戰力量。

徐貴忠指出,閱兵準備工作已完成,活動將有上萬名官兵參加。圖/取自新華社

徐貴忠指出,閱兵準備工作已完成,活動將有上萬名官兵參加。圖/取自新華社

殲-20S、殲-35或成最大亮點

吳澤棵指出,共軍此次展示的裝備基本為國產現役主戰武器,主體為新型四代裝備,包括新型戰車、艦載機、戰鬥機,以及首次曝光的無人機群、定向能武器、電子干擾系統,更有高超音速戰略飛彈及飛彈防禦系統。吳澤棵強調,部分陸、海、空「戰略重器」將是首次對外揭幕,標誌共軍在軍事領域的突破。

90年代後,共軍已具備現代化性能的第三代軍備(如殲-10、殲-11B戰機,99式戰車,052C/D驅逐艦),第四代武器則為近年最新一代的主要戰力,特徵為科技化、隱形化、智慧化,例如殲-31戰機、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055型萬噸驅逐艦。

外界先前分析,戰機仍是此次閱兵焦點之一,今年5月巴基斯坦空戰中曾擊落印方「飆風」戰機的殲-10CE,雖可能在此次閱兵中現身,但已非共軍新銳,相較之下,更受矚目的是第五代隱形戰機殲-20與傳聞中的殲-35,特別是尚未在閱兵亮相過的殲-35,一旦現身,將代表大陸隱身戰機的體系化布局邁向新階段。

值得關注的還有殲-20的雙座版殲-20S,據陸媒先前報導,駕駛的飛行員表示,殲-20幾乎「每年甚至每月都在進化」,而殲-20S後座飛行員的角色被認為是在操控無人僚機,形成「有人機+無人機」的作戰體系,如果此次閱兵見到殲-20S與隱身無人機的編隊,也是一大突破。

在大型運輸機方面,搭載國產渦扇-20發動機的運-20B被外界認為有高機率現身,顯示大陸空軍在戰略投送和空中加油能力的升級,無人機包括攻擊-2、彩虹-7、攻擊-11等新一代隱身或偵查打擊一體無人機,都有望列隊飛越長安街。

陸海新裝:中型戰車、東風飛彈與無人水下載具

地面裝備則包含一款引人關注的「LZ」開頭編號中型戰車。該戰車於先前閱兵預演時被捕捉搭載105公厘主砲,砲塔四周配備相位陣列雷達與主動防禦系統,被認為是專門應對無人機威脅的產物,衍生型號更具備搭載監偵無人機的能力,外界推測將逐步取代老舊的59式改戰車。

戰略武器方面,除已經成為「明星」的東風-41洲際導彈外,改進型東風-17(或稱東風-27)、紅旗-29遠端反導系統,都可能在天安門首度公開。至於外傳的東風-51洲際導彈是否現身,仍待觀察。

此外,今年預演畫面還捕捉到超大型無人水下載具「AJX002」,長約18至20公尺,外型與俄羅斯「波塞冬」核動力魚雷相似,被視為大陸在水下「新質作戰力量」的一環,與智慧水雷、無人潛航器、機器狗等一同構成新興戰力群。

吳澤棵指出,這場閱兵具有四大內涵,宣示軍隊聽黨指揮、彰顯抗戰勝利主題、展現新軍兵種架構、體現能打勝仗底氣,這次閱兵特別融入「14年抗戰」歷史符號,例如軍樂團編設14個排面、前排80名禮號手,分別象徵14年抗戰與80周年紀念,音樂曲目則從《松花江上》《保衛黃河》到新創作品兼顧傳統與時代特色。

吳澤棵強調,中國人民在二戰中殲滅日軍150餘萬人,對世界反法西斯勝利貢獻重大,此次閱兵不僅是紀念抗戰,更是傳達「和平來之不易,和平必須捍衛」的訊息,強調反對霸權政治,呼籲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徐貴忠補充道,閱兵準備基本就緒,預演皆遵循「不擾民、少擾民」原則,訓練地點多選在人口密度低區域,天安門合練安排在週末夜間,裝備車輛則集中機動、壓縮市區停留時間,以減少對民眾生活的影響。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