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爆發時,受到全國封鎖、邊境關閉等衝擊,澳洲最大航空公司澳洲航空(Qantas)高層決定裁撤1820名地勤員工,並將相關工作外包給承包商。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澳航辯稱此舉出於商業考量,但聯邦法院在2021年認定,這項做法構成歧視行為,阻止員工行使工作場所權利並加入工會,違反了澳洲的《公平工作法》(Fair Work Act)。經過了4年多的法律攻防,澳洲聯邦法院本周對澳洲航空開出史上最高額罰款90億澳幣(約台幣1767億元)。此案創下澳洲違反勞資關係法規的最高法院罰款紀錄,震懾其他企業。
澳洲運輸工人工會(Transport Workers' Union)對此判決表示歡迎,稱這是「大衛與歌利亞五年戰役的終結」,為那些熱愛航空工作的忠誠員工帶來正義。法院判決要求澳洲航空將其中50億澳幣(約台幣976億元)直接支付給工會,該工會因2020年裁員事件對航空公司提起訴訟。
聯邦法院法官邁克李(Michael Lee)在判決中強調,此罰款旨在對其他雇主起到「真正威懾」作用,防止類似違法行為。他質疑澳洲航空的企業文化及悔意的真實性,指出該公司在訴訟中採取「毫不妥協且咄咄逼人」的法律策略,試圖避免對此前表示歉意的員工支付賠償。
澳洲航空集團首席執行官哈德森(Vanessa Hudson)發表聲明,對1820名受影響的地勤員工及其家人致歉,表示公司對裁員造成的「真實傷害」承擔責任。她承認,5年前在疫情下的不確定時期決定外包地勤業務,對許多前員工及其家庭造成了實質困難。
2020年,新冠疫情重創全球航空業,澳洲航空以財務必要性為由,決定外包其地勤業務,裁減1820名員工,其中許多為工會成員。2021年,法院裁定該決定部分目的是限制員工採取工業行動,違反澳洲《公平工作法》。這部法律為勞資關係設定規範,違規者將面臨嚴厲處罰。此次90億澳幣的罰款是《公平工作法》下對澳洲企業開出的最高金額罰單。
澳洲航空2024年同意支付1.2億澳幣(約台幣23.4億元)賠償給被裁員工,此前該公司在多次上訴中敗訴。然而,法律專家特林達德(Dan Trindade)指出,罰款金額可能仍不足以完全威懾其他企業,因為澳洲航空在疫情期間透過外包可能節省了更多資金。他警告,若罰款被認為不足以遏止類似行為,政府可能面臨提高罰款上限的呼聲。
非法裁員只是澳洲航空近年多起醜聞之一。2024年,該公司因販售已決定取消的數千航班機票,被法院罰款1億澳幣(約台幣19.5億元)。這起事件令澳航的公信力受損,也引發外界對其企業治理的質疑。法官邁克李表示,此次罰款旨在警告其他大型企業,不要以為違法行為的潛在收益值得冒被抓的風險。他強調,澳洲航空的案例應成為企業遵守勞動法規的警鐘。
運輸工人工會表示,這場勝利屬於那些為航空公司奉獻多年的員工。隨著澳洲航空承諾改善其企業行為,未來是否能重塑公眾信任,仍是外界關注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