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台灣光復vs.終戰接收 兩岸誰政治正確

王崑義/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

今年8月15日是中國對日抗戰勝利80周年的日子,戰爭結束以後有關台灣地位問題,在民進黨執政之下,兩岸對此有不同的解讀方式。台灣國史館從8月起舉辦一系列「抗日戰爭紀念」的台灣史講座,系列總名稱為「中日戰爭結束與終戰接收」。同一時間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也舉辦一場大型的「台灣光復與兩岸關係」共研會,邀請兩岸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共同研討「光復」之後台灣定位的問題。

就因認知問題,兩岸舉行類似的講座或研討會,所使用的名稱也有相當大的差異。對民進黨來說,使用「終戰接收」當然是為了延續「台灣地位未定論」的台獨主張。中國大陸反倒是接受國民黨威權體制時期使用「光復」的語彙,那麽戰後台灣與大陸的關係,到底是「終戰接收」,還是「光復」?如果僅是以歷史的角度來詮釋,恐怕還是會變成雞同鴨講。

近來,民進黨一直陳述說,中共並未統治過台灣一天,所以台灣不屬於中國的一部分,但在國際法上規定「國家繼承」,一個新的政權得以完全繼承前一個政權的所有條約與法律,在法理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大陸已經完全繼承國民政府所遺留的條約與法律,這是國際社會所共認的事。

現在兩岸最大的爭議就在民進黨認為,戰後台灣是由中華民國政府給接收,當中華民國政府還存在於台澎金馬,那麽台灣就不該屬於中國的一部分。

問題是民進黨一直把中華民國做為借殼上市的一頂帽子,而不是真正認同中華民國,所以蔡英文執政時期,稱呼國名時,總要在中華民國後面加一個「台灣」,變成「中華民國台灣」,用意當然是要區別「中華民國台灣」與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並不相同。這也衍生後來蔡英文宣稱「兩岸互不隸屬」的主因。

賴清德上任以後,繼承蔡英文的主張,但是他在就職演說中,更進一步的主張「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把蔡英文的「兩岸互不隸屬」,更進一步推向「兩國互不隸屬」,這也是賴清德的主張會被稱為「新兩國論」的緣故。

可是賴清德的矛盾之處,就在於他認為「中華民國憲法是災難」,既然憲法是災難,等於間接否定中華民國還存在的事實,只是,否定中華民國,那麼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又存在什麼關係?為了抽肥補瘦這一論述的完整性,賴清德只好再以「祖國論」的說法,說中華民國可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75歲以上民眾的祖國,避免中華民國不存在,讓中華人民共和國有繼承中華民國的事實。

所以賴清德就任一年多來,從一開始勉強使用中華民國國名後,由於後來的論述矛盾叢生,在解釋不清楚下越描越黑,最後乾脆就在今年313宣布的「賴17條」,宣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敵國」,企圖徹底裂解兩岸關係,甚至意圖挑起兩岸戰火,以衝突的手段來解決兩岸關係的定位問題。

這也是為何726大罷免之前,民進黨與側翼公民團體,硬是要把中共再推向兩蔣時期主張「漢賊不兩立」時使用的「共匪」兩字,再推上檯面。

好在,對於大罷免要把台灣推向烏克蘭,但是習近平並不是普丁,大陸忍受綠營用「共匪」咒罵,並未再發動大規模的軍演或戰爭。台灣人民也足夠理性,不跟綠營的挑釁起舞,以選票完敗大罷免,順便對賴清德投下不信任票。賴清德不相信眼淚,繼續推動823罷免7席藍委的行動,這次恐怕會再讓賴清德敗得爬不起來。

回到一開始討論的議題,民進黨企圖以「終戰接收」來取代戰後台灣「光復」的地位,不管過去獨派主張開羅宣言是「新聞公報」性質,無關台灣主權歸屬問題,或者認為舊金山和約,日本只是拋棄台灣主權,也未談論到主權歸屬,而國史館舉辦的講座,首場演講由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教授李君山主講「國府二戰時期領土訴求與戰後變局」更主張,戰後台灣跟琉球一樣,是由美國托管,蔣介石「以拖待變」,所以也沒有解決台灣主權歸屬的問題。

這些綜合為「台灣地位未定論」,都只能說服獨派人士,無法說服國際社會。尤其是戰後中華民國成為聯合國5大常任理事國,代表當時國際社會已經認同台灣主權屬於中華民國,雖然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第2758號決議,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在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取代了中華民國,但是,這並未影響台灣主權屬於中華民國的事實。

畢竟,台灣主權是在1895年甲午戰爭之後割讓給日本,日本是以戰爭手段掠奪台灣主權,二戰以後,中華民國也以戰爭手段收回台灣主權,所以對中華民國來說,台灣當然是「光復」,不是掠奪日本的土地。

獨派以為日本拋棄台灣主權,台灣暫時由美國托管,但是最終接收者還是中華民國政府,所以民進黨若不想台灣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那就更該好好地守護中華民國,沒有中華民國,國際社會必然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完全繼承中華民國的所有權,台灣也會真正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

因此,保護中華民國才是真正的護台,民進黨既要抗中,又要把中華民國視為災難,最後可能是抗不了中,也護不了台,變得一無所有。所以台灣主權屬於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光復台灣」才是政治正確,「終戰接收」絕非是台灣人民所認知的結果。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