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815絕口不提「抗戰勝利」 馬英九:對日本卑躬屈膝

8月15日是抗戰勝利紀念日,總統賴清德在談話中只提到「終戰」,前總統馬英九批評是對日本卑躬屈膝。圖為馬英九2024年4月參觀北京盧溝橋。圖/馬英九基金會提供
8月15日是抗戰勝利紀念日,總統賴清德在談話中只提到「終戰」,前總統馬英九批評是對日本卑躬屈膝。圖為馬英九2024年4月參觀北京盧溝橋。圖/馬英九基金會提供

今天(15日)是中華民國對日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日,不過總統賴清德在臉書貼文中僅提「終戰」,避談「抗戰勝利」,引發議論。前總統馬英九直批,認為賴此舉刻意淡化日本侵華暴行、切割歷史記憶,甚至對日本卑躬屈膝。

馬英九在臉書發文表示,對日抗戰勝利對中華民國與台灣人都有重大意義,賴清德卻只提終戰不提抗戰,讓人憤怒與失望,「這不僅是媚日,更是忘記國人的屈辱與犧牲,賴清德不配擔任中華民國總統」。

馬英九痛批,他昨天才提醒賴政府不應無視慰安婦議題,結果賴清德今天又刻意大談歐戰卻避談對日抗戰,「讓人痛心疾首」;他強調,日本侵略中國、造成無數國人犧牲的事實不容抹滅,中華民族兒女絕不能遺忘,包括在日據時期為抗日而犧牲的台灣人,「賴清德講再多台灣價值,也只是廉價政治操作」。

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指出,對日抗戰勝利日對中華民國與抗日犧牲的台灣人意義重大,賴清德卻隻字不提抗日,還刻意美化日本當年作為,「是媚日、切割歷史,也愧對總統職責」。他批評,日本至今未就慰安婦等暴行道歉,凡中華民族兒女都不能顛倒黑白、認賊作父,更不能對日本卑躬屈膝。他抨擊,賴清德對日本竊取台積電機密也不敢抗議,如此心態,「是以日本遺民身分當總統嗎?」

國民黨立委許宇甄也強調,今天是「抗戰勝利日」而非「終戰日」,賴引用戰敗國的史觀是自我矮化,更是在替侵略者擦脂抹粉。她批評,賴口喊「團結必勝、侵略必敗」,先前卻想排除「雜質」分化社會,在兩岸關係上忽視兩岸溝通機制,將複雜局勢簡化為「抗中保台」二元對立,「這才是台灣當下最大風險之一」。

資深媒體人樊啓明也在臉書指出,賴清德的發文僅提「太平洋戰場」與「終戰紀念日」,未見「中華民國」字樣;相較5月出席歐戰勝利80周年活動時,「勝利」二字卻大方掛出。他提醒,9月3日是軍人節,也是中華民國抗戰勝利紀念日,屆時各界都會檢視賴清德的表態。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