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台辦所屬的《兩岸關係》雜誌11日刊文指出,近期,日本介入台海問題小動作頻頻,以「切香腸」戰術破壞台海和平穩定,暴露出日本圍堵中國和謀求自主的戰略野心;在中美博弈背景下,日本從大國關係的「平衡者」蛻變為台海和平的「攪局者」,「以台制華」意味濃厚。
《兩岸關係》雜誌指出,今年以來,高市早苗、小林鷹之、黃川田仁志、尾崎正直、佐藤啟等親台議員先後訪台,不僅與賴清德、蔡英文、林佳龍、蘇嘉全等人會面,還與「印太戰略智庫」、「安倍晉三之友會」等組織交流,鼓吹強化「台日歷史、經濟和心靈紐帶」。
3月,行政院聘請日本自衛隊前統合幕僚長岩崎茂擔任政務顧問,《兩岸關係》雜誌認為,岩崎茂有意扮演台日軍事合作的媒介,賴清德則聲稱「非常期待日本在印太發揮領導力」,並意欲在打造非紅供應鏈、共撐民主保護傘、增強全社會防衛韌性等領域提升台日密切合作。
日本《國家安全保障戰略》以中國威脅論提出國防預算倍增目標,計畫2027年達到GDP的2%;今年,日本國防預費升至8.7兆日元的歷史新高,主要用途包括研發增程飛彈等攻擊型武器;日本還將推動西南島嶼軍事要塞化作為當務之急,增加自衛隊「平時偵察監視」與「戰時隨美反擊」的軍事據點,提升危機事態下制海制空優勢,填補台海防衛力量真空。
日本政府3月份還提出先島諸島撤僑避難方案,計畫6天撤離12萬人,上述媒體解讀,日本此舉是為介入台海問題鼓噪輿論、營造危機氛圍。
雜誌還指出,近年來,日本加快拉攏域外勢力介入台海,強化同盟威懾力,一方面,推「三海(台海、東海、南海)聯動」,另闢戰場轉移戰略壓力;3月,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在日美防長東京會晤時拋出「單一戰區」概念,鼓吹將美日澳菲等納入單一戰區,範圍涵蓋朝鮮半島、東海、台海、南海、菲律賓海周邊地區。
雜誌指出,近日,日本又提升日菲準同盟關係,繞過「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限制向菲律賓出售退役巡防艦,打造對東南亞武器出口的樣板;另一方面,日本防衛省今年新設「統合作戰司令部」,作為統一指揮陸海空自衛隊的常設機構,加強日美同盟協同作戰,連續拉攏英國、菲律賓、澳洲等國簽署「相互准入協議」(RAA),為聯合軍事介入台海埋下伏筆。
不過,雜誌認為,當前,美國傾向戰略收縮,美方始終留有改善對中關係的懸念,而面對「美主日從」的結構性矛盾,日本卻被推向大國對立最前線,充當遏華先鋒,始終面臨「被拋棄與被牽連」的同盟困境。